第233章 第一次“触网”的失败(2 / 2)
然而,希望的肥皂泡,在几天后,被一连串刺耳的提示音和手机屏幕上弹出的评价彻底戳破。
最先爆发的是土鸡蛋。
“什么深山土鸡蛋?!收到就是一箱蛋花汤!包装也太差劲了!差评!”
“碎了四分之三!简直无语!不会再买了!”
“图片拍得好看有屁用!路上全震碎了!浪费钱!”
配图是惨不忍睹的纸箱内部,蛋液横流,黄色的蛋液浸透了报纸和蛋托。
紧接着是干笋。
“笋干大小不一,里面还掺着沙土,品控太差了!退货!”
“和图片严重不符,看着黑乎乎的,不敢吃。已申请退款。”
阿木奶奶的刺绣,则连一个询问都没有,静静地躺在店铺里,无人问津。
差评和退货申请像冰雹一样砸来。林帆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那些愤怒的文字和惨烈的图片,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他双手冰凉,大脑一片空白。那些破碎的鸡蛋,仿佛是他此刻心情的真实写照。他投入了那么多热情和精力,换来的却是如此惨淡和尴尬的结局。
消息很快在小小的云岭村传开了。当初那些拿出产品的村民,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虽然没有直接指责,但那眼神里的失望和疏离,比言语更让林帆难受。
最刺耳的声音来自村民“大山叔”,一个平日里就对各种“新花样”持怀疑态度的中年汉子。他正好在村委会附近,听到了林帆和阿雅的对话,隔着窗户,用不大不小、却足以让里面的人听清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嘲讽说道:
“我说啥来着?大学生就会搞这些花架子,摆弄个电脑,拍拍照片,顶啥用?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净瞎折腾,这不,搞砸了吧?白费力气!”
这话像一根淬了毒的针,狠狠扎进了林帆的心窝。他猛地抬起头,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巨大的挫败感和羞愧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不仅失败了,还连累了信任他的阿雅,让本就对“上面来的”干部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们,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不信任。
阿雅看着林帆瞬间垮下去的肩膀和毫无血色的脸,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她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去理会窗外大山叔的风凉话,走到林帆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依旧平静:“没事,林帆,第一次嘛,哪能那么容易成功。发现问题,咱们再想办法解决。”
但此刻,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林帆低着头,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光有热情和书本知识,在复杂而坚硬的现实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乡村振兴这条路,远比他想象的要崎岖和艰难。第一次“触网”的尝试,以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告终,留给他的,是无尽的反思和一个沉甸甸的疑问: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