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36章 直播间的“新农人”

第236章 直播间的“新农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经过数月的精心打磨和耐心筹备,云岭村的两个“引爆点”项目,终于到了接受市场检验的时刻。设计师校友寄来了基于苗绣元素再创作的首批文创样品——几条设计感十足的丝巾、几款印着抽象化锦鸡图案的帆布包和手机壳,甚至还有几对融合了古老纹样与现代电镀工艺的精致耳坠。茶叶方面,徐航帮忙联系的检测机构也传来了好消息,云岭高山云雾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含量等关键指标均表现优异,远超普通市售绿茶,绿色食品认证的申请也已提交进入审核阶段。

产品准备好了,但如何销售?第一次“触网”失败的阴影犹在,简单的图片上架、等待顾客上门的传统电商模式,显然无法有效传递这些产品背后独特的故事和价值。林帆和阿雅清楚,他们需要一个更直接、更生动、更能建立信任的渠道。

“直播!”林帆几乎和阿雅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个想法。在这个短视频和直播无处不在的时代,这无疑是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产品与消费者情感连接的最佳方式。

说干就干。他们再次将村委会那间办公室兼宿舍当成了“作战指挥部”。没有专业的设备,就用手机和简单的手机支架;没有华丽的背景,就选择在村委会门口,背后是云雾缭绕的青山和古朴的村庄作为天然幕布;没有专业的脚本,他们就反复讨论,确定要讲述的核心内容。

直播的前一晚,林帆和阿雅都有些紧张和兴奋。

“阿雅,明天你主要负责和乡亲们互动,用本地话拉近距离,我就负责讲解产品和背后的故事。”林帆对着自己整理的笔记,再次确认分工。

“放心吧,咱们这山里的人和事,我熟。”阿雅点点头,眼神里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就是这对着手机说话,还得让那么多不认识的人听,怪不好意思的。”

“我们就当是跟远方的朋友介绍咱们云岭的好东西,真诚一点就好。”林帆鼓励道。

为了增加直播的丰富性和可信度,他们还决定采用“走播”的形式,不仅固定在村委会门口,还要带网友们“云参观”阿峰的生态养鸡场和阿木奶奶的“工作室”(其实就是她家那间光线昏暗的堂屋)。

第二天,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下午,正是网络流量较高的时段。林帆深吸一口气,在阿雅和闻讯赶来围观的几个村民好奇的目光下,按下了直播开始的按钮。

“各位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岭山珍’的直播间!”林帆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而富有热情,他对着手机镜头,露出了一个略显紧张但十分真诚的笑容,“我是林帆,是云岭村的驻村选调生。我身边这位,是我们云岭村的支书,阿雅!”

阿雅也凑到镜头前,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阿雅,欢迎大家来我们云岭村做客!”

起初,直播间里只有寥寥几十人,大多是平台随机分配的流量。但林帆和阿雅没有气馁,按照计划开始了他们的讲述。

林帆首先拿出了那几条丝巾和帆布包,他没有急于报价,而是先讲述了这些图案背后的故事。

“大家看这条丝巾上的图案,它不是随便画的,它来源于我们云岭村苗族阿木奶奶传承了几代人的古老绣样,象征着太阳和星辰,寓意着光明与希望。”林帆将镜头对准丝巾的细节,“我们请了美院的设计师,将这些珍贵的文化符号进行了现代化的演绎,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符合现代的审美。这不仅仅是一条丝巾,更是一段可以佩戴在身上的民族文化。”

接着,他又展示了那几款文创产品,讲述着锦鸡图案的吉祥寓意,以及将古老纹样与现代饰品结合的设计巧思。

然后,镜头切换到了阿雅这边。她拿起那罐包装朴素的云岭高山茶。

“这是我们村后山产的茶,大家看我们这环境,云雾缭绕,没有污染。”阿雅将镜头转向身后的青山绿水,“这茶树长得慢,一年采不了多少,但味道是真的好!”她用本地话招呼旁边一位看热闹的大爷,“三叔公,您来说说咱这茶咋样?”

大爷有些腼腆,但在阿雅的鼓励下,还是用方言说了几句:“好喝!香!比外面卖的那些有味道多了!”这种原生态的互动,反而增添了几分真实感。

林帆适时接话,开始引入“科技背书”:“光我们说好不行,我们委托了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了成分分析。”他拿出打印好的检测报告关键页,在镜头前展示(隐去了敏感信息),“大家看,我们的茶叶茶多酚含量达到xx%,氨基酸含量xx%,这些数据都表明我们的茶叶品质非常优秀。而且,我们已经提交了绿色食品认证申请,让大家喝得放心!”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开始缓慢上升,从几十人到几百人,弹幕也开始活跃起来。

“图案确实好看,有链接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