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40章 “天问”落火 & “天和”入轨

第240章 “天问”落火 & “天和”入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时间的长河,裹挟着人类的梦想与勇气,奔流不息。当长征五号那震撼寰宇的轰鸣声渐渐消散在南海之滨的上空,它所托举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便如同一颗被华夏文明精心培育、奋力抛向深空的种子,开始了长达近七个月、跨越四亿公里漫长而孤寂的星际穿越。

这期间,它并非无声无息。它传回了一张在深邃宇宙中回望地球与月球的珍贵合影,那小小的、悬浮在黑色绒布上的“蓝月同框”,震撼了无数心灵;它数次精准的轨道修正,展现了我国深空测控能力的巨大飞跃。但所有这些,都只是为那个最终极目标所做的铺垫和预热。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的另一项宏伟蓝图——载人空间站的建设,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就在“天问一号”仍在茫茫星海中跋涉之时,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另一枚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已然矗立,其整流罩内,包裹着中国空间站的关键核心——“天和”核心舱。

历史的聚光灯,似乎有意要将这两个代表着“探索深度”与“驻留高度”的里程碑事件,紧凑地聚焦在同一段时光里,交相辉映。

公元2021年2月10日,经过漫长的旅途,“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火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这一刻,标志着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六个抵达火星的国家。但真正的“大考”,还在后面——着陆。

2021年5月15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环绕器在轨运行数月,已经详细勘察了预选着陆区——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此刻,着陆巡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开启它最为惊心动魄的旅程。

飞控中心大厅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巨幅屏幕上,显示着根据环绕器和着陆器遥测数据实时生成的动画模拟画面,以及密密麻麻不断刷新的参数。每个人都清楚,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决定数年来无数航天人心血的最终归属。地火之间遥远的距离,使得任何指令的传输都有近十分钟的延迟,这意味着地面无法进行实时干预,一切必须依靠探测器自主完成。

林雪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感觉手心有些汗湿。她所在的团队,前期参与了部分轨道数据的辅助分析与验证工作。此刻,她的任务是与众多同事一起,严密监视着来自探测器的海量遥测数据流,充当任务的“眼睛”和“耳朵”,确保任何异常都能被第一时间捕捉和分析。她的呼吸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大厅里回荡的、来自各系统指挥员清晰而短促的报告声而起伏。

“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分离正常!”

“着陆器建立稳定姿态!”

“进入火星大气层!”

最危险的“恐怖七分钟”开始了。着陆器要以极高的速度冲入火星大气层,依靠气动外形和防热大底抵御与稀薄大气摩擦产生的上千度高温,接着在超音速条件下打开降落伞进一步减速,然后抛掉防热大底,启动着陆反推发动机,在最后的百米悬停、避障后,实现软着陆。

整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毫秒级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前功尽弃。

大厅里鸦雀无声,只有仪器设备的运行声和指挥调度的口令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林雪紧盯着屏幕上代表着陆器状态的那些曲线和参数,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降落伞开伞正常!”

“……防热大底分离正常!”

“……着陆雷达开机,数据正常!”

“……悬停避障……开始缓速下降……”

终于,那个等待了许久、仿佛天籁般的声音通过调度口令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