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通知贴在老墙上(1 / 2)
林帆接到大哥林卫东电话后,心中那丝隐隐的不安并未立刻找到答案。大哥在电话里语焉不详,只说“家里有重要事情商量”,语气里的凝重却不似作伪。他暂时按下云岭村繁忙的事务,将工作交接给阿雅,第二天便驱车赶回了江城。
江城,这座位于三江交汇处的老城,在初冬的薄雾中显得既熟悉又略带几分陌生。穿过日渐繁华的新城区,驶入那条熟悉的、通往老宅的青石板胡同,一种混合着童年记忆与烟火气息的氛围便包裹了上来。胡同两旁是有些年头的砖木结构房屋,墙壁上爬满了枯萎的藤蔓,斑驳的木门贴着褪色的春联,偶尔有自行车铃铛清脆地响起,夹杂着邻居家飘出的炒菜香味和隐约的电视声。这里的时间流速,似乎与云岭村的田野、与姐姐林雪那争分夺秒的实验室截然不同,它缓慢、沉着,带着一种旧物的温润光泽。
然而,这种惯常的宁静,在今天被打破了。
车子刚在胡同口停稳,林帆就察觉到气氛不对。平日里这个时候,胡同口应该是下棋老人的天下,或是邻里闲聊的场所,但今天,却稀稀拉拉围着一小群人,对着墙上指指点点,议论声嗡嗡地传来,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骚动。
林帆心中一动,推开车门走了过去。只见在那面斑驳的、印着岁月痕迹的老墙上,贴着一张崭新得有些刺眼的公告。纸张是醒目的淡黄色,标题是加粗的黑色宋体字——**《关于江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一期)征求意见的公告》**。
像一块棱角尖锐的石头,猛地投进了这潭平静了许久的湖水,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公告旁边,已经聚集了不少老街坊。住在胡同尽头的董奶奶,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此刻正被几位老姐妹搀扶着,颤巍巍地指着公告,声音带着哭腔:“这……这意思是,咱们这胡同,这房子,要……要拆了?”
旁边一位胖胖的大婶快人快语:“董奶奶,公告上说是‘征收改造’,不一定是全拆吧?我看上面写着,可以选择拿钱,也可以换新房!”
“换新房?换到哪里去?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巴不得我拿了钱去给他换大房子呢!可我这把老骨头,在这胡同里住了一辈子,街里街坊的都熟,搬走了,我找谁说话去?”另一位干瘦的老爷子敲着拐棍,情绪激动。
“就是,这老房子夏天凉快,冬天……嗯,冬天是有点冷,可住惯了嘛!”
“我看补偿标准倒是写得挺清楚,要是货币补偿,按这个价算,能在新区买个不错的两居室了……”
“钱钱钱,就知道钱!这房子是钱能衡量的吗?这里头有多少回忆啊!”
“话不能这么说,老李,你家房子是有点旧了,下水道老堵,冬天漏风,换个新房住着不舒服吗?”
“舒服是舒服,可这心里头,空落落的……”
担忧、期待、不舍、迷茫、算计……各种复杂的情绪在人群中交织、碰撞。这张公告,像一道突如其来的分水岭,横亘在每个与这片老街区血脉相连的人面前,迫使他们在“记忆”与“现实”、“情感”与“利益”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林帆的心猛地一沉。大哥电话里说的“重要事情”,果然是指这个!他挤进人群,仔细阅读起公告的内容。公告用严谨的公文语言,阐述了城市更新的必要性,旨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保护历史文脉”。其中明确提到,该片区已被纳入项目范围,目前处于征求意见和摸底阶段。涉及到的居民,主要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货币补偿,按照评估价一次性领取补偿款;二是产权置换,用老房子的产权置换政府在新规划区域统一建设的新房。
这意味着,林家那座承载了几代人悲欢离合的老宅,连同这条他从小奔跑嬉戏的胡同,很可能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