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75章 老街坊的泪水与学者的视角

第275章 老街坊的泪水与学者的视角(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家庭视频会议的不欢而散,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林雪心头。实验室里,那些精密的仪器和复杂的公式似乎暂时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她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回千里之外的江城,飘回那栋在时代浪潮中飘摇的老宅。大哥卫东那激动泛红的眼眶,二哥向洋那冷静务实的分析,还有小弟林帆那试图调和却无能为力的疲惫,都在她脑海中反复回放。

她意识到,仅仅通过冰冷的屏幕,无法真正触摸到老宅的命运,也无法平息内心那份越来越强烈的不安与眷恋。对于她这样一位习惯于用数据和逻辑解决问题的科学家来说,这种基于情感和记忆的抉择,显得格外棘手。她需要亲身去感受,去倾听,去为那份沉甸甸的“情感价值”寻找更坚实、更具说服力的注脚。

于是,林雪向杨总师请了几天假,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在一个雾气弥漫的清晨,独自登上了返回江城的高铁。她没有通知太多人,只告诉了林帆。

当她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青石板胡同,空气中弥漫的、混合着潮湿、旧木与炊烟的味道,瞬间激活了她所有关于童年的感官记忆。只是,与往日不同的是,一种无形的、压抑的氛围笼罩着这里。公告依旧醒目地贴在老墙上,三三两两的邻居聚在一起,话题几乎都围绕着“拆”与“不拆”、“赔多少”、“换哪里”。

她先回了老宅。林帆给她开了门,看到风尘仆仆的大姐,有些惊讶,随即了然。

“姐,你回来了。”

“嗯,回来看看。”林雪点点头,目光掠过寂静的院落,掠过那几盆父母生前精心照料、如今略显萧索的花草,心中一阵酸楚。

她放下简单的行李,对林帆说:“我出去走走。”

刚走出老宅院门没几步,她就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

隔壁的董奶奶,一个人站在自家那扇斑驳的木门前,伸出布满老年斑、微微颤抖的手,一遍又一遍,无比轻柔地抚摸着门楣上那早已褪色的雕花。阳光透过胡同狭窄的天空,照在她银白的发丝和满是皱纹的脸上,那脸上,正无声地淌着两行清泪。

林雪的脚步顿住了。董奶奶是看着他们兄妹几个长大的老邻居,一辈子都住在这条胡同里。她记得小时候,自己和弟弟们顽皮捣蛋,没少被董奶奶拿着扫帚疙瘩追着满胡同跑,跑累了,董奶奶又会偷偷塞给他们几块自己舍不得吃的冰糖。

“董奶奶……”林雪轻声唤道,走上前去。

董奶奶闻声转过头,看到是林雪,眼泪流得更凶了。她抓住林雪的手,那双手冰凉而粗糙,带着岁月的痕迹。

“小雪啊……你回来了……”董奶奶的声音哽咽着,另一只手依旧舍不得离开那门楣,“你看看,这就要拆了……都要拆了……我在这屋里嫁人,生娃,娃又生了娃……一辈子,都在这儿啊……”

她抬起泪眼,望着狭长的胡同和两侧参差的屋脊,眼神里是无尽的眷恋与茫然:“我看着你们兄妹几个,从小不点儿,长到现在这么有出息……这胡同,这院子,这一草一木,我都熟得跟自己手掌心里的纹路一样……没了,就真没了啊!以后,让我这把老骨头,去哪儿呢?”

“他们说给钱,给新房子……可新房子,没有这些老伙计(指老邻居),没有这些看了几十年的光景,那还能叫家吗?根断了,人就像浮萍一样,飘到哪里算哪里了……”

董奶奶的泪水和她那朴素却锥心的话语,像一把沉重的钥匙,猛地撞开了林雪心中那扇名为“乡愁”的情感闸门。她紧紧握住董奶奶冰凉的手,自己的眼眶也湿润了。她忽然深刻地理解了大哥卫东那近乎固执的坚守。这不仅仅是守护一栋房子,这是在守护一段鲜活的历史,守护一群人的精神家园,守护一种即将被现代化洪流冲散的、基于地缘的亲密联结。这种联结,是任何货币补偿和崭新楼房都无法替代的。

安慰了董奶奶好一阵,林雪心情沉重地继续在胡同里漫步。她看到有人在悄悄测量房屋尺寸,有人在激烈地争论补偿标准,也有人像董奶奶一样,默默地擦拭着门窗,眼神空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