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279章 新的家园

第279章 新的家园(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区政府初步认可的合作框架,像一道强光,穿透了笼罩在林家老宅上空的阴霾,也彻底改变了家庭内部讨论的基调和力量对比。当林雪将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带回家庭会议时,原本坚不可摧的僵局,开始冰雪消融。

最关键的转变,来自于林向洋。

这位精明的商人,在仔细研读了政府提出的合作框架后,迅速完成了价值重估。他不再仅仅将老宅视为一笔亟待变现的固定资产,而是看到了其背后蕴藏的、更为长远的独特价值。

“大哥,大姐,”在再次举行的家庭会议上,林向洋的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我仔细想过了,也咨询了一些做文化和投资的朋友。如果这个‘记忆馆’真的能做成,它就不再仅仅是我们林家的老房子了。它会成为一个**地标,一个符号**。”

他条分缕析地阐述,眼神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

“首先,是**文化价值**。在这个一切都在加速、记忆快速流失的时代,一个能真实保存和展示普通家庭乃至一个社区几十年生活轨迹的地方,本身就具有稀缺性和吸引力。它能成为江城老城文化的一张名片。”

“其次,是**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这里可以成为青少年了解父辈奋斗史、感受传统邻里情的教育基地。这种正向的社会效益,会带来无形的声誉和影响力,这对于我们林家,尤其是对于我们下一代的身份认同,至关重要。”

“最后,甚至可能衍生出**潜在的品牌价值**。”他看向林雪和林帆,“大姐的科研精神,小弟的乡村振兴实践,我们林家的故事本身,如果能与这个空间有机结合,就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这比一次性的货币补偿,价值要深远得多。”

他最终表态,语气坚定:“所以,我支持这个方案。而且,内部改造和记忆馆建设的资金,主要由我来承担。就算是我为这个家,为爸妈,也为这座城市,做的一点长远投资。”

林向洋的转变和慷慨解囊,彻底扫清了方案实施道路上最大的现实障碍——资金问题。他的理性分析,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服了原本还有些担心“味道变了”的林卫东。

林卫东看到二弟不仅同意,还愿意出大力,心中百感交集。他明白,这已经是能在最大程度上保住老宅“根”与“魂”的最好结果了。他紧紧握住林向洋的手,虎目微红,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向洋,好!大哥……谢谢你!”

林雪和林帆更是长舒一口气,家庭内部终于达成了空前的一致。他们迅速授权林雪和林帆作为家庭代表,与区政府指定的工作组(依旧由规划师小何主要负责对接)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细节磋商。

谈判过程是繁琐而艰难的,涉及政府修缮资金的拨付流程与审计、产权共有模式下的份额界定与管理制度、记忆馆的公益属性与开放标准、后期维护责任的划分等等。林雪展现了她在科研攻关中的细致与耐心,林帆则发挥了他创业过程中锻炼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小何作为官方代表,也在其间努力斡旋,既要守住政策底线,又希望能促成这个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

最终,双方采纳了**“长期使用权模式”**。林家保留老宅的全部产权,但与区政府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长期协议,承诺在完成内部现代化改造后,将一层主要空间(包括原来的堂屋、部分厢房)永久性地作为“林家·胡同记忆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并负责其日常维护和运营。政府则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老宅外立面、屋顶、主体结构及院落格局的**“修旧如旧”式保护性修缮**,并在政策宣传、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长期支持。

协议签署的那一刻,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政-民”合作模式在这座老城落地生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