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从狼烟北平开始 > 第114章 滇西定局,安南立基

第114章 滇西定局,安南立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湄公河的水波还沾着船舷的桐油味,周明远已在甲板上展开滇西边境的情报图。海风卷着水汽扑在纸上,他指尖按在畹町的标记处——那里是滇缅公路的咽喉,此刻正被国军第2军的三个师牢牢卡住。沈雨禾踩着甲板的木缝走来,递上刚破译的密电,泛黄的电报纸上字迹因潮湿微微晕开:“国军第2军借‘边境剿匪’之名,在畹町集结三个师,美军顾问团进驻芒市机场,配备12架P-51战斗机,声称要‘监督日军遗留物资移交’。”

她蹲下身,用铅笔在地图上圈出芒市与畹町之间的空白区域:“佟小姐从上海发来加急电报,重庆监察院已收到弹劾您‘拥兵自重、私通安南’的奏折,宋家正在暗中斡旋,让上海商会以‘滇缅贸易促进会’的名义递呈您援安期间的民生建设报告,暂时压下了弹劾案。”周明远摩挲着腰间镶嵌宝石的寮国短剑,剑鞘上的纹路还留着西贡老工匠手工打磨的温度——离开那天,老人握着他的手说“华安友谊要靠剑护着,更要靠心暖着”,此刻这句话在耳边格外清晰。

“先去芒市见美军顾问。”周明远突然站直身,海风掀起他的军大衣下摆,“汉斯,让坦克营沿滇缅公路推进,每辆谢尔曼坦克间距保持50米,炮口朝向前方但不装填弹药,保持戒备姿态;陆建英,联系军统滇西站的老郑,他欠我当年商丘突围的人情,让他摸清第2军军长李延年的真实意图——是真‘剿匪’,还是想吞了我在滇西的补给站。”

话音刚落,系统面板在眼前弹出淡蓝色光纹:“检测到宿主进入战后关键抉择期,解锁“美军交涉专属道具”——约翰?威尔逊亲笔信(西点军校同窗,现任美军驻滇缅后勤主任,曾在滇西反攻时受您部队掩护脱险)”。周明远想起1944年松山战役,威尔逊的侦察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是他派杨三带着游击队员穿越火线把人救了出来,当时威尔逊还笑着说“以后有需要,美军后勤仓库的大门为你敞开”。

次日清晨,车队抵达芒市美军营地。铁丝网内的P-51战斗机正滑向跑道,约翰?威尔逊穿着卡其色军装站在营门口,金发被滇西的阳光晒得有些褪色。他上前给了周明远一个有力的拥抱,手臂上还留着当年中弹的疤痕:“老朋友,华盛顿的电报快把我淹没了——法军驻印支总督向国务院投诉,说你‘阻挠殖民秩序恢复’,还扣了他们在海防港的三艘军火船。”

两人走进营房,威尔逊倒了两杯琥珀色的威士忌,冰块在杯中撞出清脆声响。周明远晃了晃酒杯,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照片和文件,推到对方面前:“法军联合寮国亲美势力富米?诺萨万的武装,在安南北部屠杀了三个支持巴特寮的村庄,这是百姓的尸体照片,还有他们焚烧华安援安物资站的现场记录。”他指尖点在文件上的签名处,“这是法军给富米的武器清单,上面有你手下一个少校的签字——你说,谁在破坏秩序?”

威尔逊拿起照片,眉头渐渐拧紧。周明远继续说道:“我不需要美军帮我,只需要你们保持中立。作为回报,华国援安部队会保障滇缅公路上美军物资的运输安全,每月还能为你们的机场提供50吨航空煤油——这些煤油来自安南的炼油厂,比从印度运过来更近。”

沉默片刻,威尔逊突然笑了,指节敲了敲桌面:“你还是当年那个‘把利益算得比炮弹还准’的周。”他从抽屉里拿出中立声明,签上名字,“但我得提醒你,重庆的压力不小,蒋先生亲自给我发电报,希望你把安南的美式装备上交一半,包括那30辆谢尔曼坦克。”

周明远早有准备,让沈雨禾递上一份清单:“我可以上交30辆卡车和50挺重机枪,再加上200支汤姆逊冲锋枪,但有两个条件——第一,批准我的部队改编为‘滇西边防军’,直属西南军政公署,不受第2军节制;第二,美军顾问团不得干预我在滇西的民生建设,包括修建从畹町到昆明的公路支线。”威尔逊盯着清单看了几秒,伸手与他握在一起:“成交,我会帮你向重庆转达。”

与此同时,滇西边境的第2军营地内,军长李延年正对着电报皱眉。营帐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卫兵报告说白秀珠带着随从求见。李延年有些意外——他知道这位北洋旧部的千金,是周明远的夫人,也是上海银行的大股东。白秀珠走进营帐,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身后的护卫提着两个沉重的皮箱。

她将一叠照片放在桌上,照片上是第2军士兵私分日军遗留黄金的场景,还有李延年的副官与商人交易的画面。“李军长,这些照片要是送到重庆监察院,后果不用我多说吧?”白秀珠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先生说,只要贵军撤掉在畹町的包围圈,这两个箱子里的金条,就当是滇西边境的‘建设费’——上海银行还能为第2军提供500万银元的军需贷款。”

李延年盯着皮箱,又看了看照片,想起当年周明远在滇西反攻时,曾给第2军送过紧缺的抗生素,救了他手下一个团的士兵。他终是叹了口气,将照片推回:“告诉周军长,我会向重庆请命,就说‘边境匪患已平’,三天内撤走部队。”

解决滇西危机后,周明远乘坐运输机返回西贡。飞机降落在机场时,他透过舷窗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湄公河畔的纺织厂烟囱冒着白烟,厂区外的公路上,安南女工们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车筐里装着刚买的蔬菜;远处的民生医院前,百姓排着队等待体检,萧雨凤正带着护士给孩子们接种疫苗,孩子们手里拿着印着“华安友好”的糖果。

沈雨禾指着地面上的通讯塔:“我们主导的‘印支通讯网’已经连通了西贡、琅勃拉邦和昆明,现在从西贡发电报到昆明,只需要两个小时。电报局里挤满了华侨商号的人,他们都想把安南的橡胶、大米卖到华国,再把华国的布匹、机器运过来。”

一周后,法军驻印支总督带着厚礼来访。他穿着笔挺的礼服,手里捧着烫金的《安南关税合作协议》:“周将军,法国政府愿意承认您为‘安南边防总司令’,关税收入分您三成,还会为您的部队提供武器弹药——只求您能帮助我们对抗越盟武装,他们已经占领了安南中部的四个省。”

周明远接过协议,快速浏览后,从笔筒里拿出钢笔,在补充条款上写道:“第一,法军需在一个月内撤出海防港,港口由华国援安部队接管;第二,法国政府每年需向安南百姓提供十万石粮食,用于救济贫困地区;第三,不得在安南境内修建军事基地,未经我同意,法军不得进入安南北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