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珠隐玄机雾锁林(2 / 2)
就在李默苦苦思索突破口时,负责监视林夫人客舍的暗哨传来了一个细微却重要的发现:林夫人似乎对那串从不离手的紫檀木念珠异常珍视。即使在独自一人时,她也时常下意识地摩挲检视,尤其是在听到外面传来特定节奏的更鼓声时,她捻动念珠的手指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
这个细节引起了李默的高度警觉。他立刻召来了皇城司内最擅长机关巧括和物品鉴定的老师傅。
“侯爷,您的意思是……那串念珠可能内有乾坤?”老师傅捻着胡须,眼中露出感兴趣的光芒。
“极有可能。”李默沉声道,“此物她从不离身,且行为异常。我需要在不惊动她的前提下,确认那串念珠是否有问题。可否能做到?”
老师傅沉吟道:“若只是远观,难以断定。不过,若是能设法让其短暂离身,哪怕只有数息,老朽或可凭借一些工具,在不损坏念珠的前提下,探知其内部是否中空,或有异物填充。”
让林夫人主动取下念珠,难度极大。李默思忖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或许,可以创造一个她不得不暂时取下念珠的‘意外’。”
一个时辰后,一名端着茶水的侍女“不慎”在林夫人客舍门口滑倒,茶盘倾覆,温热的茶水泼溅而出,恰好有几滴溅到了林夫人的袖口和那捻着念珠的手上。侍女惊慌失措,连声道歉,并表示立刻去取干净的布巾为夫人擦拭。
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意外。林夫人微微蹙眉,但并未动怒,只是优雅地将念珠从腕间褪下,轻轻放在身旁的小几上,然后拿出自己的丝帕,低头小心地擦拭着袖口的水渍。
就在这短短的十几息时间内,早已潜伏在窗外的老师傅,通过念珠在光线下的细微反光差异、珠子之间连接的微小缝隙形态,以及他多年经验形成的直觉,得出了初步判断。
“侯爷,”老师傅向守在外间的李默低声汇报,语气肯定,“那串念珠,至少有四颗珠子内部是中空的!而且,其中一颗的孔道开口方式颇为奇特,不似寻常穿绳之用,倒像是……像是某种微型消息匣的开启机关!”
消息匣!李默心头剧震!果然!这串念珠,就是林夫人用来传递或接收信息的工具!那清冷的“雪中春信”香气,或许不仅是为了彰显身份,更是为了掩盖某种用于书写密信的隐形药水的气味!
突破口,终于找到了!
然而,就在李默准备设计下一步行动,如何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获取念珠内的密信内容时,冯钺再次匆匆赶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侯爷,宫里传来消息。”冯钺低声道,“皇后娘娘听闻我等扣押了淮安郡王遗孀林氏,似乎颇为不悦。娘娘派人传话,言及林夫人毕竟是宗室长辈,虽被贬庶人,亦曾为郡王正妃,且无所出,身世堪怜,即便有所嫌疑,亦当以礼相待,谨慎查证,不可滥用职权,辱及宗室体面,寒了天下宗亲之心。”冯钺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几个以清流自居的御史,不知从何处得了风声,已经写好奏本,准备明日早朝弹劾我等‘罗织罪名,构陷宗亲,欺凌孤寡’。”
李默目光一冷。压力果然来了,而且来自宫内和朝堂两个方向。皇后林氏……也姓林。这仅仅是同姓之间的照拂,还是暗示着更深层的联系?他不得而知。但“无所出,身世堪怜”这个点被特意提出,显然是为了博取同情,给皇城司施加道德压力。可以肯定的是,“灰鹊”及其党羽的能量,已经开始发力,试图通过政治和舆论的压力,迫使皇城司放人,中断调查。
“知道了。”李默语气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回复宫里,就说皇城司依法办事,对林夫人以礼相待,绝无怠慢。待查明真相,若林夫人确系无辜,自当赔罪释放。至于那些御史……”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让他们弹劾去吧。在拿到确凿证据之前,我们按兵不动。”
他看了一眼客舍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墙壁,落在了那串紫檀木念珠上。现在,比拼的就是速度和耐心。他必须在对方反应过来,销毁念珠内的证据之前,找到破解之法。同时,也要顶住来自外界的压力,不能自乱阵脚。
夜色更深,皇城司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李默知道,他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林夫人这条线,很可能直通“灰鹊”的核心秘密,但也布满了荆棘与陷阱。一步踏错,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引火烧身。
他回到值房,摊开纸笔,开始重新梳理所有与林夫人相关的线索,试图找到安全获取念珠内密信的最佳方案。窗外,隐约传来三更的鼓声,悠长而沉闷,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漫长的黑夜,似乎还远未到尽头。而那隐藏在最深处的“灰鹊”,此刻是否也正关注着皇城司内的一举一动,等待着下一个出手的时机?林夫人那看似平静无波的眼眸深处,又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与过往?这一切,都亟待那串小小的念珠,来揭开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