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254章 风起壁立:三方逐鹿

第254章 风起壁立:三方逐鹿(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初秋的上海,空气中还残留着夏末的余热,但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内,气氛却比盛夏更为炽热。壁立科技——这家成立仅三年,却因其独创的“动态稀疏计算”架构而在AI芯片领域声名鹊起的初创公司,即将迎来它的b+轮融资。

此刻,在公司简朴的会议室里,创始人兼cEo李源正与他的cto赵伟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李博,红杉、高瓴、澈宇,这三家都确认到场。”赵伟看着日程表,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我们的要价是不是太高了?100亿估值,会不会吓跑他们?”

李源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坚定而清澈:“老赵,你要明白,我们不是在卖一个App,不是在卖商业模式。我们是在卖未来三到五年内,有可能打破英伟达垄断的技术。100亿不是要价,是对我们技术价值的认可。”

他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数字:

“流片需要至少5个亿,产能预订需要3个亿,团队扩张和后续研发还需要2个亿。10个亿,是最低要求。而我们要付出的股权,越少越好。”

赵伟叹了口气:“道理我懂。但是红杉沈南鹏、高瓴的张岳特助,都是投资界的老江湖。林澈虽然年轻,但星海科技这两年风头正盛,也不是好糊弄的主。”

“正因为不好糊弄,才值得期待。”李源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研究过林澈的投资风格,他看中的项目,从来不是只看财务回报。星海科技正在构建自己的硬科技生态,而我们的AI芯片,正好是他们最需要的那块拼图。”

就在两人讨论时,前台传来消息:投资方已经陆续抵达。

首先到达的是红杉资本团队。沈南鹏走在最前面,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步伐稳健。他与李源握手时力道适中,笑容标准而富有感染力:

“李博士,久仰大名。你们发表在《自然》子刊上那篇关于稀疏计算的论文,我特意让团队做了详细研报。很有前瞻性。”

“沈总过奖了。”李源谦虚地回应,“理论研究与产业化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我们需要携手同行。”沈南鹏意味深长地说,目光扫过会议室白板上尚未擦去的架构图,“红杉最擅长的,就是帮助优秀的技术找到最适合的商业落地场景。”

紧接着到达的是高瓴资本团队。带队的是高瓴创投主管合伙人王明,张岳曾经最得力的副手之一。与沈南鹏的沉稳不同,王明显得更加热情洋溢:

“李总,赵总!又见面了!”他上前与两人分别拥抱,“上次在硅谷AI芯片峰会交流后,我们内部对壁立的技术路径做了深入分析,更加确信你们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

李源笑着回应:“王总客气了。高瓴在硬科技领域的深度布局,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嘛。”王明爽朗地笑道,“这次我们准备了很有诚意的方案,待会详细聊。”

就在气氛逐渐热烈时,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林澈独自一人走了进来,身后只跟着一位拿着笔记本电脑的助理。

与另外两家投资机构庞大的团队形成鲜明对比,林澈的简约让在场所有人都略显意外。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工程师夹克,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前来做技术交流的专家,而非掌管千亿资本的投资人。

“李博士,赵博士。”林澈与两人握手,语气平和,“来之前在实验室多待了会儿,看你们最新发布的SdK性能测试数据,所以迟到了几分钟,见谅。”

李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林总还关注我们的SdK迭代?”

“当然。”林澈自然地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某个性能参数上画了个圈,“这个数据,在特定矩阵运算下比上一版提升了18%,但对内存带宽的要求也增加了23%。我在想,如果放在车载环境下,温度变化对带宽稳定性的影响,你们有没有做极端测试?”

这个问题如此专业,以至于连赵伟都愣住了。几秒后,他才反应过来:“这个...我们确实发现了这个问题,正在优化内存控制器......”

沈南鹏和王明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都意识到,今天的竞争对手,可能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简单的寒暄后,三方代表落座。李源站在会议室前方,开始了他的融资路演。

“各位投资人,壁立科技本轮计划融资10亿元,用于我们首颗通用AI训练芯片‘擎天’的流片和量产准备。”李源打开ppt,展示了芯片的架构图,“基于我们独创的动态稀疏计算架构,‘擎天’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系统等场景下,能效比可以达到市场主流产品的2.3倍。”

他继续展示着一组组测试数据、性能对比和未来的产品路线图。台下,三路投资人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路演结束后,进入了最关键的问询环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