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避入深山去,独行寻参踪(1 / 2)
陈雪那番近乎羞辱的“提议”和被魏红干脆利落地回绝,像一根毒刺,扎在程立秋的心头,让他感到无比的愤怒和一种被玷污的恶心。他无法想象,那个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领导千金,内里竟然存着如此不堪的念头,甚至还敢直接找上魏红!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骚扰,更是对他视若珍宝的家庭和妻子的极大不尊重!
尽管魏红表现得异常冷静和大度,反过来安慰他,但程立秋内心的火气却久久无法平息。他深知,只要自己还在这黑瞎子沟,还在林场和屯子附近活动,那个陈雪就很有可能阴魂不散,继续用各种方式纠缠。他不想再看到那张脸,不想再应对那些令人厌烦的试探和所谓的“报答”。他需要空间,需要冷静,更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彻底斩断这令人不快的联系。
恰在此时,山林的季节给了他一个绝佳的理由和契机。时令已进入初夏,黑瞎子岭的草木进入了最繁盛的时期,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而对于经验丰富的赶山人来说,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季节——“红榔头市”即将到来。
“红榔头市”,指的是野生人参顶部长出红色浆果的时期。那簇鲜艳的红色浆果,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如同一个个醒目的信号灯,是寻找这“百草之王”的最佳标记。这个时节,是深山老林里的采参人最为活跃和期盼的黄金季节。
程立秋看着窗外日渐茂密的山林,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坚定起来——进山,独自进山寻参!一来,可以彻底避开陈雪的纠缠,落个耳根清净;二来,上次卖参的巨大收益,让他深知这深山里的宝藏价值连城,若能再有所获,无论是给魏红和孩子们更好的生活,还是支撑他日益扩大的产业,都至关重要。这是一举两得的选择。
这天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小石头和瑞山、瑞雪都被哄睡了。煤油灯下,魏红就着灯光,继续缝制着婴儿的小衣服,程立秋则坐在炕沿,仔细地擦拭保养着他的猎枪和那把锋利的猎刀。
“红,”程立秋放下擦得锃亮的枪管,开口打破了宁静,“我打算……进趟山。”
魏红缝纫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看向丈夫。灯光下,他的脸庞轮廓分明,眼神深邃,带着一种她熟悉的、做出重要决定时的坚毅。她没有立刻询问,只是静静地等着他往下说。
“眼下正是红榔头市,”程立秋继续说道,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再往老林子里走走,看看运气。要是能抬(挖)到几棵像样的棒槌(人参),不管是留着家里备用,还是换钱,都是好事。”
他没有提陈雪一个字,但魏红何等聪慧,立刻便明白了丈夫此举更深层的用意。他是想暂时离开这是非之地,用时间和空间来冷却那份不该有的痴缠。她心里掠过一丝心疼,知道丈夫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选择躲进那危机四伏的深山。但同时,她也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与其在这里应付烦心的人和事,不如去做他擅长且能带来实际收益的事情。
“要去多久?”魏红放下针线,轻声问道,语气里没有阻拦,只有关切。
“说不准,”程立秋摇摇头,“看山神爷赏不赏饭。快则十天半月,慢的话……可能得一两个月。我得往真正没人去的‘老戗子’(原始森林)里钻。”
一两个月……魏红的心揪了一下。她知道独自深入那种地方的凶险,毒蛇猛兽,恶劣天气,迷路断粮……每一样都可能要人命。但她更知道,程立秋决定的事情,尤其是关乎到家庭和事业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她所能做的,就是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家里你放心,”魏红握住他的手,他的手心粗糙而温暖,“有大姐,有爹娘帮衬着,我和孩子们都会好好的。你……你一定要当心!遇事别逞强,找不到就早点回来,咱们不缺那口吃的。”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程立秋反手紧紧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微微的颤抖,心中充满了愧疚和不舍。“放心吧,红。你男人命硬,山神爷会保佑的。为了你和孩子们,我也一定会平平安安回来。”他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抚上她隆起的腹部,那里正孕育着他们新的希望,“等我回来,咱们的孩子也该差不多出生了。”
第二天,程立秋便开始为这次远行做细致的准备。他没有惊动猎队的其他人,这次是纯粹的寻参之旅,人多反而动静大,容易错过细微的线索,也更容易惊扰到那些灵性的“草仙”。
他仔细检查了那套传承下来的、专用的寻参工具:
索宝棍:一根笔直坚韧的硬木棍,比普通拐杖略长,用来拨草寻参,探查前路,也是防身的武器。
快当刀:小巧锋利的短刀,用来清理人参周围的杂草灌木。
鹿骨钎子:几根用鹿腿骨磨制而成的细长签子,质地坚硬又不伤参须,是挖参时小心翼翼剥离泥土的关键工具。
铜钱和红绳:发现人参后,先用红绳系在参茎上,两头各拴一枚古铜钱,压住。这是老辈传下的规矩,据说是怕成了精的人参“土遁”跑掉,也是一种对山宝的敬畏和祈福。
棒槌锁:用红布包裹的苔藓,挖出人参后,用它包裹住,保持湿润和参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