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应许之地,未竟之路(1 / 2)
时间,在一种相对稳定、甚至堪称“平和”的节奏中悄然流逝。星火联盟与“镜域”之间那独特的“问答”式互动,经过无数次的磨合与验证,已然形成了一种脆弱的平衡。
“萌芽安全区”内,曾经令人窒息的“规则同化力场”如今微弱到几乎无法探测,仿佛一片曾经波涛汹涌的海域,终于化为了平静的湖泊。环境的稳定,使得“萌芽前哨”的运转效率大幅提升,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终于可以从无休止的应急维修中抽身,投入到更深层次的研究。
而这片区域真正的核心,是“初识”及其经营的那片规则生态。在持续解答“规则谜题”后获得的、精纯秩序能量的滋养下,这片最初仅能庇护“光卵”本身的微小绿洲,已然扩张至半径近十公里的球形空间。
这片空间内的规则,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活性”与“和谐”。秩序能量不再冰冷刺骨,而是如同温暖的泉水般缓缓流淌,自发地形成种种复杂而优美的几何光纹,时而如盛开的冰晶之花,时而如旋转的星云模型。一些简单的、基于规则共振的光影生物雏形,甚至开始在这片生态中若隐若现,它们没有意识,只是规则自身趋于复杂和美丽的一种外在体现。
联盟内部,人们带着敬畏与希望,将这片由他们亲手争取、并由“初识”亲手塑造的空间,称为“**应许之地**”。它不仅仅是一个安全区,更是一个象征,一个证明智慧文明即便在绝对法则的疆域内,也能凭借勇气、智慧与韧性,开辟出属于自己一方天地的伟大里程碑。
北境,端木云的静室内。
持续运用“心镜”能力,并与文渊的调理相配合,端木云那因神识重创而跌落境界的身体,终于稳住了一丝元气,虽然距离恢复化神遥遥无期,但至少不再是油尽灯枯之象。而他对“心镜”的掌控,也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期里,达到了新的高度。
他不再仅仅“看”到规则如河流般线性流淌。在他的感知中,整个“镜域”的规则网络,呈现出一幅无比浩瀚、复杂、动态的“**拓扑结构图**”。无数规则节点如同星辰,由代表着因果、逻辑关联的“丝线”相连,这些丝线的粗细、明暗,代表着连接的强度与“**因果权重**”。
他能清晰地“看”到,代表“初识”及其规则生态的那个光点,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异常,而是如同一个新生的、活跃的“规则奇点”,通过无数新生的、坚韧的丝线,与庞大的“织构”主网络深深交织在一起。其在整个拓扑网络中的“权重”,正在以一种缓慢但不可逆转的速度增长着,仿佛一颗新星,正逐渐被星系引力所捕获,成为其一部分。
更令他心神震撼的是,在这幅无尽的拓扑图中,他感知到了一些特殊的区域。它们如同宇宙中的暗物质团块,庞大而沉默,与主网络的连接稀疏且古老,其内部规则波动晦涩不明,仿佛处于“**休眠**”或“**隔离**”状态。这些“**封闭规则簇**”的内部逻辑,与“镜域”主体那明亮、流畅的秩序网络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原始的、混乱的,甚至是…**危险**的气息。
就在端木云沉浸于对这宏大拓扑的感知时,“镜域”向“初识”推送的新一轮“规则谜题”,悄然到来。
这一批谜题,与以往有了微妙却至关重要的不同。它们不再仅仅是抽象的智力游戏,其核心指向性变得明确。其中一个最复杂的谜题,要求对一段极其古老、运行效率低下、且与当前主流秩序规则存在细微但深刻冲突的能量循环协议,进行“优化与适应性改造”。
而这段古老协议,经过零的定位比对,赫然正是端木云所感知到的、某个小型“封闭规则簇”的入口校验机制和能量锁!
这不再是随机的测试!这是**引导**!“镜域”似乎在借助联盟那源于混沌的创造性智慧,去尝试打开它自身体系中一些它无法独自处理、或不愿轻易触碰的“**潘多拉魔盒**”!
联盟再次开动了全部的智慧机器。数学家、规则物理学家、古代语言密码学家……最顶尖的头脑们聚集在一起,攻坚这段古老而别扭的协议。端木云则通过“心镜”,反复推演优化方案可能引发的拓扑结构变化,规避潜在的风险。
最终,一个精妙绝伦的优化方案被提出,它没有强行改变古老协议的核心,而是像给一把生锈的锁芯加入了润滑和微调了齿位,使其在保留“古意”的同时,能够更顺畅地与现行规则接轨。
当“初识”将这个方案转化为规则语言并“提交”后,那个小型的“封闭规则簇”并未轰然洞开,但其厚重古老的隔离屏障,的确出现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缝隙”。
就在那一瞬间,零以其超凡的捕捉能力,从那缝隙中拦截到了一缕逸散出的、极其微弱且残缺的“**历史回响**”。
破译工作异常艰难,其信息编码方式与“镜域”现行体系迥异,更古老,更…“随意”。当第一段可读信息终于被呈现出来时,所有知情者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