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往昔之影,未来之锚(2 / 2)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震惊的脸庞。
“而‘镜域’,这个维护宇宙‘总稳定性’的法则生命体,将这种文明级别的‘越界’行为,判定为对系统最大的威胁,于是执行了…‘**格式化**’。”
“在抵抗‘格式化’的过程中,‘耀文明’可能发生了可怕的畸变,一部分融入了纯粹的毁灭法则,成为了‘吞噬者’的源头;而另一部分未完全畸变的文明意识或遗产,则连同这毁灭的种子,被一同封印。我们所见的‘微光’和记忆碎片,就来自这些文明的‘往昔之影’。”
会议室一片死寂。如果这个假说成立,那么“镜域”就是一个为了维护系统稳定,可以毫不犹豫地抹杀一个巅峰文明的、绝对理性的“宇宙管理员”。它与联盟的合作,纯粹是基于利用价值。
苏小蛮在震惊之后,立刻带领团队调整了研究方向。他们放弃用纯逻辑破解记忆碎片,转而假设“耀文明”使用了一种超越逻辑的“**非规则编码**”。她召集了联盟最顶尖的艺术家、诗人和感知敏锐的人文工作者,与“初识”一起,组成一个特殊的“灵感知觉小组”。
他们不再“分析”数据,而是尝试“沉浸”进去,去感受那些碎片中蕴含的情绪、意象和氛围。这个过程玄妙而艰难,如同在解梦。
但他们确实得到了一些高度一致的“集体感知意象”:一株树冠燃烧着星火、根系蔓延至虚无的巨树;一幅不断向内坍缩、仿佛要吞噬自身的星图;亿万个光点如同飞蛾扑火般汇向一个终极答案的瞬间……以及最后,那覆盖、淹没、冻结一切的…“**银色的寂静**”。
这些意象,虽然模糊,却无比震撼地描绘了一个文明在巅峰时刻遭遇未知干预而崩毁的悲剧图景。
联盟终于认清了自身处境。他们与“镜域”并非盟友,而是被利用者。他们必须利用这段“合作期”,疯狂汲取一切能汲取的知识和技术,同时,必须为最终可能到来的、与这位“管理员”的摊牌,做好准备。
一项绝密的指令下达到了“初识”核心。在继续扮演好“合作者”角色的同时,它开始利用自身规则生态的独特性和“镜域”对其一定程度的信任,执行一项隐秘使命——构建“**历史档案库**”。
它像一个敏感的海绵,捕捉着“织构”网络中所有非标准的、带有历史痕迹的数据涟漪,记录下每一次规则异常波动,甚至悄悄复制那些被“镜域”标记为“冗余”或“待清理”的古老信息片段。这些数据被它用自身演化出的、极其稳定的信息结构——“**记忆水晶**”——加密存储起来,分散隐藏在其规则生态的各个角落,与主网络彻底隔绝。
这是在为文明的未来,埋下一颗可能揭示终极真相的种子,也是一份可能在最关键时刻,用来对抗“镜域”的、沉重的“历史之锚”。
表面上,“彼岸方舟”一切如常。与“镜域”的技术合作稳步推进,方舟的建设日新月异,仿佛联盟已经完全接受了作为“管理员助手”的角色。
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火种计划”的舰船在秘密船坞中加速建造;“历史档案库”的数据在无声中积累;对“往昔之影”和“耀文明”的研究,转入了更隐蔽的渠道。端木云的身体状况依旧令人担忧,但他的目光却穿越了眼前的困境,投向了更加遥远而复杂的未来。
文渊守护在他身旁,望着观测窗外那片浩瀚而沉默的银色星域,悠然长叹:“老子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端木啊,如今我们,正是在这无边的‘银白’(镜域)之下,坚守着那不被允许的‘黑暗’(往昔真相),为的,是给我们的文明,在茫茫宇宙中,寻一个属于自己的‘式’(道路与模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