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第一架“G省制造”的无人机飞上蓝天(2 / 2)
“……根据我的推演,”陈默的激光笔,最后落在了模型的挂载吊舱上,“‘开拓者首1长’的基础版本,将具备超高精度的地形测绘、地质勘探能力。而它的高阶版本,在搭载不同模块后,可以执行高压电线巡检、紧急医疗运输、甚至小规模的人工降雨任务。它的性能,将全面超越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工业级无人机。”
“我们不需要从零开始,我们只需要唤醒、整合、升级。”陈默关掉投影,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钱卫国身上,“钱老,我的问题是,从图纸到样机,需要多久?”
整个车间,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着钱卫国。
老人缓缓站起身,他走到墙边,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墙上那冰冷的投影。他的指尖,在“开拓者首1长”那充满力量感的机翼上,反复摩挲。
许久,他转过身,看着陈默,一字一句地说道:
“如果你说的所有设备、所有人员、所有后勤,都能到位。”
“一年。”
“一年之后,我让它飞起来。”
这个承诺,像一记重锤,敲定了G省奇迹的开端。
从那天起,整个军工基地,这片被命名为“G省高新产业改革试验区”的土地,就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巨大机器。
冬天,几十个老师傅带着一群新招来的年轻技术员,在没有暖气的车间里,呵着白气,将一台台封存的设备拆解、清洗、保养、重组。钱卫国裹着他的军大衣,像个幽灵一样在各个车间游荡,时而为了一张图纸的细节,跟人吵得面红耳赤;时而又会蹲在一台老旧的机床前,一言不发地看上大半天。
春天,第一批由221厂改良工艺生产出的新型复合材料被运到总装车间时,贺山像抚摸情人的皮肤一样,在上面摸了又摸,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
夏天,在一次关键的发动机点火测试中,因为一个进口传感器的参数漂移,试验失败了。整个团队愁云惨淡。正当所有人以为项目要延期时,陈默却只打了一个电话。三天后,一架军用运输机,直接降落在试验区临时开辟的跑道上,送来了一个由国内顶尖大学实验室紧急赶制出的、性能更优的替代品。没人知道他是如何办到的,他们只知道,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任何外部因素,能阻碍这里的进度。
刘建觉得自己像在见证一个神话。他看着荒凉的戈备上,宿舍楼、食堂、研究所一栋栋地建了起来;看着那些老工人的脸上,愁苦和麻木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闪闪发光的神采;看着陈默,这位名义上的省委副书记,几乎把办公室安在了车间里,他身上的冲锋衣,也渐渐沾上了洗不掉的油污。
一年后的秋天。
戈壁滩上,天高云淡。
试验区外的简易跑道旁,站满了人。魏世勋也悄悄地来了,他站在人群的最后,神情激动而又紧张。
跑道中央,一架通体涂着哑光灰、外形粗犷硬朗的无人机,静静地停在那里。它的机身上,用红漆喷涂着三个醒目的大字——开拓者。
钱卫国站在控制台前,他的身边,是那个曾经和他争吵过的年轻工程师。此刻,年轻人的脸上满是汗水,手指悬在启动按钮上,显得有些颤抖。
“怕什么!”钱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这玩意儿身上,每个零件都是我们亲手造的,信不过它,还信不过我们自己吗?”
年轻人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
“开拓者首1长,准备启动!”
随着他一声令下,无人机的四支旋翼开始缓缓转动,发出的声音,从轻微的嗡鸣,迅速攀升为一股撕裂空气的咆哮。巨大的气流卷起地上的沙石,形成了一场小型的风暴。
“起飞!”
“开拓者首1长”猛地一震,随即以一种充满力量感的姿态,拔地而起!它没有丝毫的迟疑和摇晃,像一支离弦的箭,直刺苍穹。
地面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贺山和几个老工人抱在一起,又哭又笑。魏世勋用力地鼓着掌,手心拍得通红。
钱卫国没有欢呼,他只是死死地盯着控制屏幕,看着上面传回的各项完美的数据,看着无人机在空中做出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高难度机动动作,那双苍老的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
陈默站在他的身边,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的人情账本,不,现在应该叫社稷沙盘上,代表G省的那片土黄色气运,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一抹璀璨的金色所浸染、点亮。
“陈书记,看!”刘建突然指着远方的天空,激动地喊道。
只见那架“开拓者首1长”,在完成所有测试科目后,拉出一道长长的白色尾迹,在蔚蓝的天空中,画出了一个巨大的、象征着胜利的“V”字。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巨大的喜悦和震撼中时,控制台前,年轻工程师的脸色突然一变,他猛地戴上耳机,失声喊道:
“报告!发现不明强加密信号源!正在高速接近!不是我们的识别码!”
大屏幕上,一个代表着“开拓者首1长”的绿色光点正在平稳飞行,而在屏幕的边缘,一个刺目的红色光点,毫无征兆地出现了,正以惊人的速度,朝着他们的方向,笔直地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