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第一架“G省制造”的无人机飞上蓝天(1 / 2)
那一声“都回来了”,像是融化在戈壁滩凛冽的寒风里,又像是化作了一颗火种,落入了钱卫国身后那群人的心里。
跟随着车队前来的,不仅有省直部门的先遣人员,还有十几个闻讯赶来的老工人。他们大多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站在人群的边缘,拘谨而又激动地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当那片沉寂了二十年的厂房被灯光逐一点亮,当那熟悉的、仿佛能震动灵魂的机器轰鸣声再次响起时,一个头发稀疏的老人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用那双布满机油浸渍痕迹的手捂住脸,肩膀剧烈地耸动,发出压抑的、野兽般的呜咽。
这哭声像一个信号,瞬间传染了所有人。他们没有嚎啕大哭,只是默默地流着泪,任由那浑浊的泪水,冲刷着脸上的沟壑。那是他们逝去的青春,是他们被埋葬的荣耀,是他们以为永世不见天日的梦。
刘建站在一旁,看着这群加起来超过一千岁的老人,在寒风中哭得像个孩子,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鼻腔,眼眶瞬间就酸了。他扭过头,偷偷抹了把眼睛。
陈默没有去安慰任何人。他知道,此刻,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他只是静静地站着,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任由这压抑了二十年的情绪,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上,尽情地宣泄、释放。
直到那轮血色的残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夜色完全笼罩了戈壁,钱卫国才缓缓直起身,他用袖子随意地擦了擦脸,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走吧,去看看我们的老伙计。”
……
三天后,“G省军工遗产振兴发展领导小组”的牌子,被正式挂在了791厂的大门上。没有剪彩,没有仪式,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领导来发表讲话。一块崭新的、红底白字的木牌,在漫天风沙中,显得有些孤单,却又固执得像一块磐石。
领导小组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791厂最大的一个总装车间里召开。车间里还弥漫着一股机油和灰尘混合的味道,几台蒙着帆布的庞然大物,像史前巨兽般静静地趴在中央。一张用几张旧办公桌拼起来的长条桌,就是会议桌。
气氛有些古怪。
一边,是财政厅、发改委派来的工作组成员,他们穿着干净的夹克,面前放着笔记本电脑和保温杯,表情严肃,却掩不住眉宇间的一丝不适和茫然。另一边,则是钱卫国和他召集回来的几十名老技工、老工程师,他们穿着油迹斑斑的工装,身上带着一股子金属和汗水混合的味道,眼神锐利,像一群准备扑向猎物的狼。
陈默坐在主位,像一个将两群完全不同物种的动物强行凑在一起的饲养员。
“根据陈副书记的指示,我们财政厅的初步意见是,先对试验区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清点、登记、评估……”财政厅预算处的赵处长清了清嗓子,率先打开了局面。他推了推眼镜,照着稿子念道,“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到六个月,之后我们会根据评估报告,制定详细的预算方案,上报省政府和发改委审批……”
他话还没说完,一个坐在钱卫国身边的,身材魁梧、嗓门洪亮的老工人猛地一拍桌子。
“砰!”
一声巨响,桌上的保温杯都跳了一下。
“放屁!”老工人名叫贺山,是当年791厂最厉害的八级钳工,脾气火爆得像车间的电焊。“等你们的报告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这些老伙计,一天不动弹,就离报废更近一天!你们这是在救它,还是在给它办后事?”
赵处长被吼得一脸通红,涨红了脸反驳:“贺师傅,这是规定,是程序!国有资产的处置,哪能……”
“规定?程序?”贺山瞪着牛眼,“当年我们从一片戈壁滩上建起这座厂的时候,怎么没人跟我们讲规定?等米下锅的时候,我们拿锉刀硬是把苏联专家都摇头说造不出来的零件给磨出来了,那又符合谁家的程序?”
“你……”赵处长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求助地看向陈默。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默身上。
陈默没有说话,他只是站起身,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U盘,插进了刘建提前准备好的投影仪里。
“赵处长,贺师傅,都先别争。”
他按下了播放键。
一束光打在车间那面斑驳的墙壁上,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械三维模型,缓缓旋转起来。它有着流畅的线条,四支粗壮的旋翼,机身下方挂载着各种不同用途的模块化吊舱。
“这是什么?”一个年轻的公务员小声问道。
“无人机。”钱卫国替陈默回答了,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车间都安静了下来。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墙上的模型,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陈默拿起一根激光笔,红色的光点在墙壁上移动。
“这,是我需要的第一款产品。我给它取名,‘开拓者首1长’。”
“它的动力系统,将采用221厂封存的航空煤油发动机技术,进行小型化改造。它的飞控系统核心算法,可以直接移植503厂陀螺仪稳定平台的底层逻辑。它的机身骨架,将使用791厂那台德制wA-90冷锻机床,进行一体化冲压成型。它的通信模块,则来自……”
陈默的声音不疾不徐,但他每说一句,在座的老工人们,眼睛就亮一分。
那些来自省直机关的公务员们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不明觉厉。但这些老家伙们,却听得心神巨震!
这哪里是什么报告!这分明是一份精准到每一个零件、每一个工序的“组装说明书”!这个年轻人,竟然用一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方式,将这些沉睡了几十年、分属于不同厂矿、看似毫不相干的技术和设备,像搭积木一样,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
这不是复活,这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