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不列颠之影 > 第二百一十五章 作曲家是钢琴家的最高表现形式

第二百一十五章 作曲家是钢琴家的最高表现形式(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白金汉宫的走廊里,空气仿佛被厚重的帷幔裹住,连回声都显得迟疑。

从远处传来微弱的音调,那是皇家乐团调弦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即将窒息的野兽,在喉咙里发出的断断续续的呼吸。

塔尔贝格坐在镜子前,姿态一如既往的完美、得体,可镜中的眼神却不心泄露了他内心的紧绷、焦虑。

虽然他与李斯特是同龄人,二人同样是早慧的音乐神童。

但神童与神童之间显然也是存在差距的。

李斯特十三岁就在巴黎的卢浮宫剧院音乐会上一战成名,那个时候媒体就已经开始将他与莫扎特相提并论了,整个巴黎也都为之倾倒。这场演出开启了他辉煌的巡演生涯,在接下来的十二年中,李斯特的足迹遍布整个欧洲。

哪怕是在英国,李斯特的名声同样不,因为早在1825年,他就曾在温莎城堡为乔治四世独自演奏过。

塔尔贝格则是在十四岁时便在维也纳进行了首场演出,并大获成功。而在此之后,他被母亲冯·韦茨拉尔男爵夫人送往伦敦,与菲利克斯·门德尔松一同拜在伦敦爱乐协会音乐总监伊格纳兹·莫谢莱斯门下学习钢琴。

虽然塔尔贝格的进步速度很快,但在莫谢莱斯先生门下,他显然不如门德尔松受到的关注多。

当门德尔松已经可以在伦敦爱乐协会独挑大梁的时候,塔尔贝格还在第三乐团担任亚瑟·黑斯廷斯的替补钢琴手。

直到亚瑟告别演出舞台,塔尔贝格才终于得到了一飞冲天的机会。

接连不断的演出,很快就让他在伦敦积累大量人气,而在伦敦取得成功后,他也踏上了那条远赴欧洲巡演的道路。

1834年,年仅二十二岁的塔尔贝格就被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授予“宫廷演奏家”头衔。

1836年,他在巴黎音乐学院音乐厅首演,这场轰动性的成功使他在短时间内便名震欧洲。

然而,他那看似不可阻挡的上升势头,却在李斯特结束休假返回巴黎后戛然而止了。

李斯特回到巴黎不到一周,便立刻在埃拉尔音乐厅召开独奏会,向所有巴黎人宣告钢琴之王的凯旋。

而作为给李斯特的回敬,仅仅一周之后,塔尔贝格便在皮埃尔·齐默尔曼先生主办的音乐晚会系列演出中登台反击。

但没过多久,李斯特于3月9日再次登台献艺,而塔尔贝格这次则选择在短短三天之后登上巴黎音乐学院大厅,再掀塔尔贝格狂潮。由于现场喝彩声经久不息,以致于塔尔贝格竟然无法完成既定曲目,而事后巴黎媒体也盛赞其钢琴技艺精妙绝伦、令人叹服、堪称奇迹。

很显然的是,那位傲气的钢琴之王看到这样的报道是绝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七天之后,李斯特豪掷重金,租下了拥有三千座位的歌剧院,于3月19日携管弦乐团举行日场音乐会,现场不止座无虚席,而且还成功打破了塔尔贝格保持的单场收入一万三千法郎的巴黎音乐会记录。

原本从明面上看,李斯特与塔尔贝格好像是旗鼓相当、你来我往,谁也不能证明谁更强。

直到3月31日的那个夜晚……

如果还能再选择一次,塔尔贝格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选择出席那场为意大利流亡者募款的慈善音乐会……

诚然,亲爱的克里斯蒂娜·贝尔乔约索公主的评价或许并无恶意,而且从那天晚上的演出效果来看,她给出的判词确实也不偏不倚。

《克里斯蒂娜·特里武尔齐奥·贝尔乔约索公主肖像》意大利画家弗朗切斯科·海耶兹绘于1831年

但是“塔尔贝格是首屈一指的钢琴家,而李斯特是举世无双的存在”这句话,依然刺痛了塔尔贝格的心,也打击了他在音乐界的声誉。

塔尔贝格的目光凝视着镜中的自己。

那双手,修长、完美、从不出错的手,此刻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首屈一指”与“举世无双”之间,看似差距不大,可其中的分量却足以压垮他的自尊。

他缓缓抬起手,看着那张折痕密布的节目单,仿佛是在问自己:“今晚,你是会嬴,还是,又要做那位‘首屈一指’的人?”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起身之际,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谁?”

“打扰了,西吉,我是亚瑟·黑斯廷斯。”

塔尔贝格一怔。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毯上滑出一道闷响。

他快步走到门前,推开那扇门。

站在门外的人身着一袭深黑燕尾服,纯白的马甲和白领巾,外加修身的长裤和油量的背头。

一时之间,塔尔贝格竟有几分恍然,仿佛时光倒退回了七年前,回到了那个他还在给亚瑟当替补钢琴手的岁月。

“爵士,您怎么来了?”

“我想在演出开始前,亲自向你问候。”亚瑟自然地走进更衣室,随手拖了把椅子坐下:“或许你不知道,但是我对你今晚的演出寄予了相当的期待。或者,不仅仅是我,还有你的老师莫谢莱斯先生以及你的师兄菲利克斯·门德尔松,今晚他们都到场了,而且菲利克斯还自告奋勇的要求,要在钢琴四重奏中为你们打头阵热场。”

塔尔贝格的呼吸微微一顿:“爵士,我……我非常感谢您,不仅仅是为了那几篇在巴黎报纸上的辩护,也是为了您又给了我一次和李斯特一较高下的机会。”

“你不必谢我。”亚瑟笑着招手示意塔尔贝格坐下:“机会只是舞台的一半,另一半是要靠您自己拿下的。”

塔尔贝格的脸紧绷着,指尖也不自觉地攥紧了节目单。

亚瑟看到他这个样子,忍不住笑着问道:“还在想贝尔乔约索公主慈善音乐会上发生的事?”

“毕生难忘。”塔尔贝格咬着牙回道:“虽然巴黎的报纸上都,李斯特与塔尔贝格同为胜者,那是双赢之局,无人败北。但大伙儿对此都心知肚明,输了就是输了,我完全没有必要强行骗自己。对于李斯特的演出,我瞠目结舌,并且愿意承认我从未听过如此绝妙的演奏。但是,这不代表我会甘拜下风。”

亚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给自己太多压力,你还年轻。”

塔尔贝格深深吸了口气:“我明白,爵士,但您知道,舞台和观众总是无情的。”

他抬起头,试图挤出一个微笑,但脸上的神色却比方才更苍白了。

亚瑟望着他摇了摇头:“别太苛责自己,西吉。至少那场慈善音乐会并非全然让人痛苦。我听当晚的募款金额相当可观?甚至就连巴黎的报纸都在事后夸赞你与李斯特为意大利流亡者们做出的贡献。”

到这里,他顿了顿,若无其事地补了一句:“想必那些钱,如今也派上了用场。在法国的意大利流亡者……他们的处境实在令人唏嘘。”

塔尔贝格抿了抿嘴唇,他显然没有注意到英国老条子的不怀好意:“是的,那恐怕是那场音乐会中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了。您知道吗,爵士?我后来还收到了马志尼先生的感谢信。”

“喔?”亚瑟的身体微微前倾,神色依旧平静:“那位意大利流亡者的领袖?”

“没错。”塔尔贝格点了点头:“他在信里感谢了我,那笔款项帮助他们在马赛设立了新的印刷机,还为流亡的烧炭党志士们支付了食宿。那封信很短,却让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意义。或许……有时候音乐不该只是为虚荣和掌声服务。”

亚瑟的嘴角动了动,像是在微笑:“您得对,西吉。音乐如果不能改变些什么,哪怕只是一个人的命运,那它就太轻了。”

他顿了顿,轻描淡写地接道:“那封信……您还留着吗?”

“当然留着。”塔尔贝格回过头为亚瑟倒了杯茶:“我一向珍惜这样的信件。”

亚瑟轻轻点头,羡慕道:“真希望有机会能看看那封信。我虽然也收到过粉丝来信,但我收到的那些信笺就算加在一起,也不如你的这一封有分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