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61章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

第461章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脸上那道刀疤在火把映照下更显狰狞。

“将军,汉军距金城已不足百里。”

副将匆匆来报。

昔于老冷笑一声:

“传令各寨,依计行事。”

“我要让关羽这老儿,葬身在这群山之中!”

次日午后,汉军行至一处险要峡谷。

两侧山势陡峭,中间仅容三骑并行。

关羽勒马止步,丹凤眼微眯,打量这处险地:

“此处若有伏兵,我军危矣。”

公孙续笑道:

“……将军多虑了。”

“新罗蛮夷,哪有这等谋略?”

话音未,

忽听山顶一声梆子响,无数箭矢如飞蝗般射下!

“有伏兵!保护将军!”

周仓大喝一声,举盾护在关羽身前。

汉军顿时大乱,狭窄的谷道中无处躲避,顷刻间伤亡惨重。

关羽勃然大怒,青龙刀一挥,拨开射来的箭矢:

“不要乱!前军突击,后军撤退!”

然而谷道太过狭窄,大军进退维谷。

山上滚木礌石接连下,惨叫声不绝于耳。

危急关头,王平率一队弩手抢占侧翼高地,仰射还击。

关平则护着关羽且战且退。

激战持续半个时辰,汉军死伤千余人,方才脱出险境。

清点伤亡后,关羽面色铁青,丹凤眼中杀机毕露:

“好个新罗蛮夷,竟敢设伏偷袭!”

公孙续臂上中箭,咬牙道:

“定是那昔于老之计。”

“此人熟知地形,不可不防。”

是夜,汉军在安全处扎营。

中军帐内,诸将齐聚,气氛凝重。

“此战失利,皆因本帅轻敌之过。”

关羽罕见地承认失误,“新罗军中必有能人。”

王平出列道:

“将军,据俘虏供称,设伏者确是昔于老。”

“此人骁勇善战,更熟谙兵法,不可觑。”

关羽抚髯沉吟:

“可有破敌良策?”

一直沉默的廖化开口道:

“将军,我军新败,士气受挫。”

“不如暂缓进军,待探明敌情再作打算。”

“不可!”

张虎急道,“我军粮草运输周转困难,若拖延时日,必败无疑!”

众将争论不休,关羽却望向帐外漆黑的夜空,若有所思。

次日凌晨,关羽独带关平、周仓及十余亲兵,悄悄出营探查地形。

登上一处高峰,金城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关羽仔细观察周遭山势,忽然指着一处问道:

“平儿,你看那条路可能通行?”

关平顺指望去,但见一条隐秘径蜿蜒于群山之间,直通金城后方。

“父亲的意思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关羽丹凤眼中精光一闪。

“昔于老必在正道设防,我等偏从路奇袭。”

返回大营后,关羽即刻升帐点将。

“张虎、公孙续听令!”

“命你二人率两万兵马,大张旗鼓,从正道佯攻金城。”

“诺!”

“王平、廖化听令!”

“率一万兵马,多带旌旗,在金城东侧山林间往来走动,虚张声势。”

“遵命!”

“其余诸将,随我亲率精兵五千,连夜从路奇袭金城!”

关平急道:

“父亲,路险峻,您年事已高,不如让孩儿……”

“住口!”

关羽厉声打断,“为父虽老,尚能饭否?”

“此战关系天朝威严,岂容有失?”

是夜,月黑风高。

关羽亲率五千精兵,沿着隐秘径悄无声息地行进。

这条路果然险峻异常,不少地方仅容一人通过,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

行至半夜,前方忽然传来水声。

探马回报,必经之路上的一座藤桥已被砍断。

众将面面相觑,关平蹙眉道:

“父亲,桥断难行,不如……”

关羽不语,下马亲自查看。

但见两山之间一道深涧,湍急的河水在黑暗中咆哮。

对岸隐约可见新罗守军巡逻的火把。

“来人,取我弓来。”

关羽张弓搭箭,瞄准对岸一支火把。

“嗖”的一声,箭矢破空而去,对岸随即传来一声惨叫,火把应声而灭。

“好箭法!”

“将军神射!将军神射!”

将士们低声喝彩。

然而桥断难渡,众人依然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王平忽然指着崖边几株古藤:

“将军,或可借此藤荡过涧去。”

关羽抚髯沉思,随即下令:

“挑选三百壮士,借古藤渡涧,夺取对岸桥头。”

王平当即请命:

“末将愿往!”

不多时,三百死士准备就绪。

王平一马当先,抓住古藤纵身一跃,如猿猴般荡向对岸。

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

惨叫声很快在对岸响起,显然已经交上手。

约莫一炷香功夫,对岸传来三声鹧鸪叫——

这是事先约定的得手信号。

关羽立即下令架设临时浮桥。

天将破晓时,五千精兵全部渡涧。

“全军突击,直取金城!”

时值深秋,寒风如刀,卷起满地枯叶。

新罗王城金城之外,群山环抱,云雾缭绕。

天色未明之际,汉军如鬼魅般自山间道悄然现身。

关羽端坐赤兔马上,身披绿袍金甲,长髯在晨风中飘拂。

他缓缓举起青龙偃月刀,刀锋在晨曦中泛着寒光。

“攻城!”

一声令下,汉军如潮水般涌向金城。

城内顿时大乱。

百姓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守军仓促应战,节节败退。

王宫之中,新罗王助贲尼师今面色惨白,在殿内来回踱步。

不时望向宫门外越来越近的喊杀声。

“昔于老将军何在?”

他颤声问道,额上渗出细密汗珠。

话音未,殿门被猛地推开,昔于老全身披挂,大步踏入:

“大王,汉军已攻破外城,关羽亲自率军杀来了!”

助贲尼师今踉跄后退,扶住王座方能站稳:

“这……这该如何是好?”

昔于老单膝跪地,声音铿锵:

“臣愿率军出城迎战,大王可率军民继续南撤。”

“”只要保住性命,终有复国之日!”

助贲尼师今长叹一声,握住昔于老的手:

“……将军保重。”

“若事不可为,当以性命为重。”

昔于老慨然道:

“臣受国恩,今日正当以死相报!”

罢起身,大步而出。

此时城外,汉军已列阵完毕。

关羽横刀立马,遥望城头。

关平、廖化、王平等将分列两侧。

全军肃静,只闻旌旗猎猎作响。

忽然城门大开,昔于老率一队亲兵冲出,在城门前摆开阵势。

他纵马前出,高声喝道:

“关羽何在?可敢与某单挑?”

王平在旁低声道:

“将军,金城将破,不必理会此人,直接攻城便是。”

关羽却抚髯一笑:

“老夫纵横沙场四十年,岂惧单挑?”

罢拍马而出,“关某在此!”

两马相交,刀光闪动。

昔于老使一杆长枪,舞得虎虎生风。

关羽青龙刀沉稳如山,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

战至三十回合,昔于老渐感不支,心中暗惊:

这关羽须发皆白,年迈少力,竟还能有如此神力!

关羽虽占上风,却也暗自诧异:

这蛮将枪法精妙,力道沉雄,不愧是新罗第一名将。

他毕竟年事已高,久战之下,体力下降,刀势稍缓。

关平在阵中看得分明,见父亲额角见汗,急忙下令鸣金收兵。

关羽拨马回阵,不悦道:

“为何收兵?”

关平躬身道:

“父亲适才有些急躁,孩儿想让您稍作歇息。”

关羽揉了揉太阳穴,长叹一声:

“看来不服老不行啊。”

这时,昔于老接到助贲尼师今已安全撤离的消息,心中大定,再次拍马前出:

“关羽!可敢再战?”

关羽大怒:

“狂徒匹夫,找死!”

纵马而出,青龙刀直取昔于老。

这一次,关羽刀法更加凌厉,每一刀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昔于老心中骇然:这老将休息片刻,竟似换了个人!

勉强支撑十余回合,已是险象环生。

昔于老虚晃一枪,拨马便走。

关羽奋起直追,赤兔马快,转眼已追至一箭之地。

就在此时,昔于老突然回身,暗箭已搭在弦上!

关平等人大惊:

“父亲心!”

“贼将休放冷箭!”

关羽年迈,闪避不及,右臂中箭,鲜血顿时染红战袍。

老将军勃然大怒,催马直前,青龙刀划过一道寒光!

昔于老右臂应声而断,惨叫着跌马下。

他强忍剧痛,仰天大笑:

“关羽!你中计了!”

“我家大王已安全撤离,新罗……永不灭亡!”

罢,气绝身亡。

关羽默然良久,看着昔于老的尸身,丹凤眼中闪过一丝敬意:

“厚葬之。”

“此真忠臣也。”

军医为关羽取出箭矢,包扎伤口。

关平劝道:

“父亲,新罗王已逃,国都已破,不如就此撤军?”

帐中诸将纷纷附和:

“是啊将军,此战目的已达,何必再追?”

“将军有伤在身,应当静养。”

“新罗贫瘠,实在不值当继续用兵。”

关羽抚着伤臂,目光扫过众将,忽然冷笑:

“尔等当真以为关某不知?”

“什么养伤、什么目的已达,不过是嫌此地贫瘠,无油水可捞罢了!”

众将低头不语,皆面面相觑。

原来由于新罗坚清野,汉军将士在这里根本捞不到油水。

打破城池,也基本拿不到什么封赏。

加上新罗此地贫瘠苦寒,大家都不想继续待在这里。

公孙续硬着头皮道:

“将军明鉴,新罗坚清野,我军确实补给困难……”

“住口!”

关羽拍案而起,牵动伤口,疼得眉头一皱。

却仍挺直身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新罗王未擒,战事未了,岂可言退?”

“明日继续南下!”

众将不敢再劝,唯唯而退。

次日,汉军继续南征。

越往南行,道路越是崎岖,新罗游击队神出鬼没,不时偷袭。

这日行至一处峡谷,忽听两边山头号角齐鸣,箭矢如雨而下。

“有埋伏!保护将军!”

副将举盾护在关羽身前。

汉军阵型大乱,在山谷中挤作一团。

关羽强忍箭伤,挥刀拨开来箭,大喝道:

“不要乱!前军突击,后军撤退!”

激战持续一个时辰,汉军死伤数百,方才杀出重围。

清点伤亡时,关平见父亲脸色苍白,急忙扶住:

“父亲,您的伤……”

关羽推开他的手:

“……无妨。”

“传令全军,加速行进,务必在三日内追上新罗王!”

然而新罗游击队利用地形熟悉,不断骚扰。

汉军行进缓慢,士气日渐低。

这日傍晚扎营时,关羽巡视营寨,见士兵们围坐篝火旁,个个面带倦容。

“将军。”

一个年轻士兵突然跪地泣道,“咱们已经一天没吃到热食了,不少弟兄都冻伤了……”

关羽默然,看着士兵冻裂的双手,丹凤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他解下自己的披风,盖在士兵身上:

“再坚持几日,待擒获新罗王,必让尔等衣锦还乡。”

是夜,关羽独坐帐中,对烛沉思。

关平端药进来,见父亲对着地图出神,轻声道:

“父亲,该换药了。”

关羽任由儿子解开绷带,忽然问道:

“平儿,你为父是否太过固执?”

关平手上动作一顿:

“父亲一心为国,何错之有?”

关羽长叹一声,望着帐外飘雪:

“为将者,当体恤士卒。”

“这些将士随我远征,受尽苦楚,我却……”

话未完,忽听帐外喧哗。

王平匆匆入帐:

“将军,抓到几个新罗探子,助贲尼师今已逃入百济境内,藏在深山中。”

关羽猛地站起:

“传令!明日拔营,进入百济!”

众将闻讯,纷纷前来劝阻。

张虎道:

“将军,百济虽是国,但若贸然进入,恐引发两国交战啊!”

公孙续也劝:

“我军粮草将尽,将士疲惫,实在不宜再战。”

关羽抚髯冷笑:

“百济若敢收留叛逆,便是与我天朝为敌!”

“届时,选劲旅三千,直入其国。”

“顺势灭之,也未尝不可。”

“尔等若怕,自可留守在此!”

众将不敢再言。

三日后,汉军进入百济境内。

但见群山连绵,林深树密。

新罗残部依托山势,不断偷袭。

汉军在山中转战旬日,疲于奔命。

这日,关羽召集众将议事。

王平献计:

“将军,新罗残部藏匿深山,不如纵火烧山,逼其出逃。”

关羽从之。

霎时间,烈焰腾空,浓烟蔽日。

山中毒蛇猛兽争相逃窜,当地土人哭喊着逃离家园。

关羽立马高岗,望着漫天火光。

丹凤眼中映出跳动的火焰,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青龙刀。

三日后,探马来报:

助贲尼师今已逃往百济王城。关羽当即率军追击。

此时百济王宫中,助贲尼师今跪伏在地:

“恳请大王收留!新罗愿永世称臣!”

百济王扶额沉思,目光闪烁:

“贵国遭此大难,本王岂能坐视?”

“将军暂且安顿,容本王从长计议。”

待助贲尼师今退下,百济王立即召见心腹:

“速去汉军大营,告知关羽,本王愿献上新罗王。”

众人不解其意,百济王却:

“汉军方至,便将新罗打得国破家亡。”

“以我百济之弱,实在犯不着为了新罗人而开罪天朝。”

“还是早早息事宁人,将天朝军队送走为善。”

随即,百济王下令。

一面命人先稳住助贲尼师今。

一面派遣庖人,大量制作酒食,筹备瓜果。

等关羽大军到来,向其进献,以此来讨好天朝军队。

避免重蹈新罗的覆辙。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