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一二〇九章 富国水土(1 / 2)
永乐十四年秋,嵊泗列岛深处的秘密港湾,终年被海雾笼罩,代号「砺刃」的东点军校便藏身于此。咸涩的海风裹挟着硝烟与铁锈的气息,成为了这里永恒的基调。对于刚满十三岁的赵亮而言,过去一年如同被投入一座高速运转的锻压机,每一刻都在重塑他的筋骨与灵魂。
寅时三刻,尖锐的铜哨声如同钢针,刺破营房的沉寂。
「紧急集合!全副武装,山地越野五里!」赵亮几乎是本能地从硬板床上弹起,黑暗中,他与其他少年学员一样,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打绑腿、背行囊、持训练火铳。一年前初来时的手忙脚乱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肌肉记忆的精准。他额角那道新添的浅疤,是上月丛林渗透训练时被树枝所划,如今已成了他融入这片钢铁洪流的印记。
辰时,雾气未散,文化课教室已亮起汽灯。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粉笔字,是今日的代数课题:「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及其在弹道计算中的应用」。先生是位退役的炮兵教官,言语简练如发射口令。
「假设炮弹初速为ㄩ,仰角ㄝ,忽略空气阻力,射程ㄙ即为……」教官敲着黑板,「赵亮,上来解这道题!」
赵亮起身,步伐沉稳。他拿起粉笔,流畅地写下公式:ㄙ=(ㄩ2?正弦(2ㄝ))/ㄍ。一年前,这些符号如同天书,如今却已成为他理解这个世界力量规则的工具。他不仅算出答案,更准确指出了在实战中需引入空气阻力修正系数。台下投来钦佩的目光,他微微颔首,心中却是一片冰冷——每掌握一个公式,他对明军火器威力的认知便深一分,对金国未来的忧惧也更重一分。
午时,格斗训练场泥水四溅,吼声震天。少年们两人一组,进行着残酷的擒拿与反擒拿训练。与金国角抵摔跤讲究下盘稳固、蛮力相搏不同,明军的格斗术更侧重技巧、杠杆与一击制敌。
「赵亮!出拳软绵,没吃饭吗?!」教官的呵斥在耳边炸响。
与他对练的,是来自浙东的壮实少年严墩。赵亮眼神一厉,脑海中瞬间闪过金国猎手扑杀狡兔的迅猛,腰腹发力,侧身、格挡、切入、肘击!动作一气呵成,巧妙利用了严墩冲来的惯性,将其狠狠摔入泥潭。
「好!这才像话!」教官难得赞许。
严墩爬起来,龇牙咧嘴却带着笑:「亮子,你这招够阴险!」赵亮伸手拉他起来,脸上也挤出一丝符合「同袍」情谊的笑容,心底却暗忖:若在战场,刚才那一下,该瞄准喉结。
未时,靶场。枪炮声震耳欲聋。第三期少年神机营的学员正在进行「针发铳—线膛炮」协同射击考核。赵亮已被擢升为少尉排长,臂章上的一道银杠在阳光下微闪。他手持单筒望远镜,冷静地观测着远处山崖上设置的标靶。
「一排!装填霰弹,方位左偏三,距离一百五十步,压制敌前沿弓手!」
「二排!线膛快炮,换实心弹,瞄准崖顶碉堡射孔,三发速射!」
他的命令清晰果断,手下三十余名少年兵动作迅捷。燧发铳的齐射如爆豆,弗朗机炮的怒吼地动山摇。弹幕精准地覆盖了目标区域。没有人知道,这位年轻的排长在下达每一个指令时,都在内心同步推演:若我是守城的金军,该如何应对这暴风骤雨般的火力?
酉时,经典力学课堂。「……故,加速度定律非仅纸上谈兵。炮弹抛物线、舰船重心、蒸汽机活塞运动,皆由其支配。」先生指着复杂的受力分析图,「汝等日后为军官,不知力之平衡,何以驭钢铁巨舰、雷霆火器?」
赵亮凝视着图纸,思绪却飘向了燕京。他想起了金工院里那些仿制明军器械时,因不懂受力分析而屡屡失败的窘迫。他悄悄在笔记边缘,用极细的笔触勾勒了一副简易扭力抛石机的改进草图,这是他在金国时见过的,或许……能结合今日所学?
戌时,熄灯号前,排长宿舍。这是唯一属于他自己的时刻。窗外,巡逻队沉重的脚步声规律响起。他从贴身处取出那本边缘已磨损的笔记簿,就着微弱的灯光,用密语记录下今日所学关键:弗朗机炮的射速与冷却周期、燧发铳枪机结构的优缺点、对牛顿定律与弹道学结合的心得……
有时,他会拿出那双从不穿在外的靰鞡鞋,默默摩挲着粗糙的兽皮。这是他与过去、与弟弟赵褎、与那个遥远的大金国唯一的、冰冷的联系。晋升少尉带来了些许便利,但也意味着更严格的审视。他必须比任何人都优秀,才能获得接触更高层级机密的机会,同时也必须比任何人都谨慎,才能在这光芒刺目的「明术」熔炉中,保护好内心深处那个属于完颜亮的、幽暗的火种。
海雾漫过窗棂,远处传来夜训部队隐隐的号子声。赵亮吹熄油灯,躺在冰冷的板铺上,睁着眼,听着自己的心跳与军营的脉搏共振。这一年,他学会了明军的语言、明军的技能、明军的思维,甚至开始习惯明军的伙食。他的皮肤被海风和烈日镀成古铜,掌心的老茧厚如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