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1255章 一二五三章 基辅罗斯

第1255章 一二五三章 基辅罗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弗谢沃洛德大公的年轻侄子,伊戈尔,则代表了另一种声音。他在基辅和诺夫哥罗德都学习过,见识更广。他在亲兵队中对同僚说:

「我们为什么总是要在基辅和苏兹达尔之间摇摆?为什么不能像当年的斯维亚托斯拉夫大公一样,主动出击?南方的『火』也好,东方的『狼』也罢,与其等着他们找上门,不如我们先去学会他们的力量!」

他的话充满锐气,也充满危险。这代表着一部分年轻贵族对旧秩序的不满,和对新力量(哪怕是敌人的力量)既恐惧又好奇的复杂心态。

弗谢沃洛德大公独自登上切尔尼戈夫的城墙。寒风刺骨,脚下的城市在夜色中只有零星灯火。南方、东方、西方……他必须做出选择。

是紧紧抱住基辅兄长的大腿,在罗斯世界的内斗中耗尽力气?

是尝试与南方那个陌生的「赞吉」或更陌生的「契丹」接触,冒着被视为异端或软弱的风险,去换取可能的技术与和平?

还是干脆像伊戈尔说的那样,凭藉手中的瓦良格战斧,在乱世中杀出一条属于切尔尼戈夫自己的路?

他最终没有对任何人说出他的决定。他只是下令:加固所有边境堡垒,大量储备粮食和箭矢,同时,秘密派遣一支精干的商队,携带最上等的貂皮和琥珀,向东南方出发——名义上是去贸易,实际上是去寻找关于「石汗」和「雷火」的确切消息。

切尔尼戈夫,这片森林中的公国,依然沉默。但在沉默之下,是三条岔路前的艰难权衡,是所有罗斯土地在即将到来的时代巨变前,一个沉重而清晰的缩影。他们的命运,不再仅仅由基辅或君士坦丁堡决定,也将由里海旁的硝烟和远东的狼旗所牵动。

若说切尔尼戈夫是罗斯之盾,那么佩列亚斯拉夫便是盾面上最外缘、被箭矢反复凿击的那道青铜箍。这里没有幽深的森林庇护,只有无垠的草原与天空在地平线上交汇。风是这里永恒的主人,裹挟着库曼马蹄扬起的尘土、草原野火的焦香,以及近来愈发浓烈的、来自远东的、名为「恐惧」的陌生气息。

佩列亚斯拉夫大公雅罗波尔克(与基辅大公同名,是其亲族),是一位被风沙与忧患过早刻画出皱纹的中年人。他的宫殿更像一座军营,墙上挂满了各色缴获的库曼弯刀、破损的盾牌,以及一张用炭笔粗略勾勒的、东至伏尔加河的巨大地图。

他刚送走基辅派来的税吏,后者不仅带走了赋税,还带走了他恳求增援的奏报。「基辅只关心税收和他们自己的王位争夺,」他对他的卫队长,一位沉默如石的瓦良格老兵说道,声音沙哑,「他们以为我们这里的边境冲突,还像春夏的蚊蚋一样,季节过了就会消失。」

最新的探马带回的消息让他彻夜难眠:库曼部落正在大规模西迁,不是为了劫掠,而是在逃离。他们口中混乱地描述着一支「来自石头的军队」,旗帜上是从未见过的双头野兽,纪律严明,战法诡异。雅罗波尔克走到窗前,望着东方那片彷佛正在孕育风暴的草原。他知道,佩列亚斯拉夫这块「铁砧」,可能即将迎来一把远超以往任何规格的沉重铁锤。

佩列亚斯拉夫的市集是罗斯与草原最直接、最残酷的交流窗口。这里,罗斯农人的粮食、手工艺品与库曼人的马匹、俘虏进行着赤裸裸的交换。近来,市集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而紧张。

来自南方的商人带来了关于「赞吉火器」的夸张传闻,而库曼难民则带来了更加具体的恐怖:他们描述着一种「能发出雷鸣的铜管」,以及一种「燃烧不灭的黑水」。一个库曼老萨满,在用几张上等羊皮换取食盐时,用颤抖的手在沙地上画了一个扭曲的狼头图案,喃喃道:「苍狼的后裔……回来了……带着石头的心和火焰的呼吸。」

本地罗斯商人既恐惧又贪婪。他们一边加紧囤积粮食和铁器,预期战争会带来物价飞涨,一边又试图从库曼难民手中低价收购他们携带的财物,甚至冒险派出手下,试图与那些传闻中的东方来客取得联系,梦想着垄断新的贸易路线。

佩列亚斯拉夫乡村的苦难最为深重。这里的村庄没有坚固的木墙,只有简陋的篱笆和望楼。村民们既是农夫,也是战士,他们的生命与收成,时刻暴露在草原骑兵的刀锋之下。

近来,小规模的冲突急剧增加。但敌人不再是熟悉的库曼掠夺者,而是一些更加绝望、也更加凶残的、被从东方驱赶过来的草原部落散兵。他们为了抢夺食物和栖身之地,攻击更加不择手段。

一个刚刚被焚毁的村庄废墟上,幸存的老妇人抱着孩子的尸体,目光空洞地望着东方,她的诅咒混合著祈祷,消散在风中。这里的东正教信仰,带有强烈的、祈求生存的现实色彩,教堂的壁画上,圣乔治屠龙的场景被反覆描绘,寄托着人们驱逐一切「恶龙」的希望。

雅罗波尔克大公的军营里,正在进行一场静默的革命。面对未知的威胁,保守的贵族依然相信重甲骑兵的冲锋和传统的战术队列。

但一些年轻的军官,尤其是那些与库曼人、甚至南方拜占庭雇佣军有过接触的人,开始主张变革。他们在秘密试验一种混合了罗斯重步兵、瓦良格卫队机动性和库曼轻骑兵侦察的新式战法。甚至有人大胆提议,应该不惜一切代价,获取那种「能发出雷鸣的铜管」的样品或制造技术。

「如果敌人有火,我们就不能只有剑,」一位年轻的百夫长在军事会议上激动地说道,尽管引来了老派将领的怒目而视。雅罗波尔克大公沉默地听着,没有表态,但他私下里,已经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南方和黑海沿岸,寻找任何可能与新式武器相关的线索。

夜幕降临,佩列亚斯拉夫外围的烽火台上,哨兵点燃了象征「平安」的寻常篝火。但每个哨兵的眼睛都死死盯着东方那片深邃的黑暗,他们的耳边似乎已经能听到那来自远方的、沉闷如雷的马蹄声。

雅罗波尔克大公最后一次巡视城防,他用手抚摸着被库曼箭矢凿出无数凹痕的木墙。这道「青铜之墙」守护了罗斯腹地数十年,如今却显得如此单薄。

他回到议事厅,在一张新的羊皮纸上,开始起草给所有罗斯王公的告急文书,题为《论东方新敌与罗斯诸国联合之必要》。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为佩列亚斯拉夫乞援,而是为整个罗斯世界的命运发出警告。

他知道,或许无人会认真倾听一个边境王公的呼号。佩列亚斯拉夫,这座矗立在草原边缘的烽火台,或许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独自燃起告急的狼烟,成为罗斯世界面对东方巨变时,第一滴、也可能是最壮烈的一滴血。风依旧在吹,带着草籽与沙粒,也带著文明碰撞前,那令人窒息的预感。

夕阳将第聂伯河染成一片金红,如同莫诺马赫时代最后的余晖。伊贾斯拉夫二世在弗拉基米尔的城堡中审视着西方传来的地图;维亚切斯拉夫在图罗夫的宫殿里计算着下一季的粮食收入;而基辅的黄金宝座上,无论坐着谁,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一个统一的、以基辅为绝对核心的罗斯时代,正无可挽回地步入黄昏。

第聂伯河依旧奔流,但它所滋养的罗斯土地,却已悄然分流。兄弟分治维持了表面的和平,却也为未来更剧烈的封建混战埋下了种子。诸公并立的时代,就在这血脉相连的和谐与竞争中,拉开了序幕。基辅罗斯的故事,从此不再是单一主角的史诗,而是一曲由无数地方诸侯共同谱写的、充满矛盾与张力的交响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