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南北朝,敕勒长歌 > 第634章 临水论易

第634章 临水论易(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苏绰面上一窒,正要开口,高欢却继续打趣道:

“古语云‘君子可欺之以方’。卿这‘直言敢谏’的方正之心,朕今日倒要‘欺’上一回。

非是欺你忠诚,乃是欺你过于拘泥常理,未能深察权柄运作之机、人心驾驭之妙。”

他向前踱出一步,周身气势骤然凝聚,仿若山岳拔地而起:

“纲常伦理,国之根本,朕岂能不知?然纲常之立,根基在于威权稳固!

朕自怀朔微末起家,能有今日之局,全赖万景、遵业等一干元从,彼时便以性命相托,随朕披荆斩棘,方成今日股肱。

他们的功勋,乃是在血火中一刀一枪搏杀来的。若朕因私心猜忌,便在其锋芒正盛时强行压制、削夺其应得之功赏,此非驭人之道,实乃自毁长城!岂非令天下追随我高氏的豪杰志士寒心?日后谁人还肯为朕,为太子,为这高氏未来的江山基业效死力?”

见苏绰欲再辩,高欢轻轻一摆手,示意其稍安:

“令绰所担心的,无非是彼等功高震主,势大难制。然驾驭猛将雄鹰,岂在于剪其羽翼,缚其爪牙?

其道在于稳固羁绊,明晰其心志所向,使其知进退、明本分。

万景此人我深知,其性情刚猛桀骜,犹如烈马,然其性亦直,恩怨分明,知意气,重然诺。朕与其相识于微时,共历生死,对其秉性、才能、乃至其所求何物,都了然于胸。此等人物,朕自信尚能驾驭,使其为我所用。”

说着,他话锋陡然一转:

“朕近来颇喜研读《易经》,于乾卦六爻之理,也是有些感悟。今日正想与令绰辩说一二。”

说着,他目光炯炯地看向苏绰:

“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不知令绰何解?”

“请陛下垂示。”

高欢心中十分妥帖,开口道:

“此爻精义,非谓龙无腾骧九霄之能,实乃其势未张,力未沛,位未显。当此爻者,需如龙潜深渊,敛鳞藏爪,厚积其德,涵养其锋,万不可躁动轻举。此爻,正合阿惠当下之境。阿惠如今正如潜龙,若过早显露锋芒,非但无益,反招其祸。”

苏绰微微颔首,若有所思。高欢继续道:

“阿惠身为储君,国之根本。他此刻要务,非是争一时战场之长短,与侯景、彭乐这等百战之将较一日之功。他需潜心砥砺帝王心术,积攒人望,深谙制衡驾驭之道。强令其此刻凌驾于万景等功勋之上,非但不能立威,反会激起元勋腹诽,于其根基有损,徒招祸端。此非爱之,实乃害之!让他隐于朕之羽翼之下,冷眼旁观,细察诸将性情,揣摩朝堂机锋,方是上策。潜龙之潜,是为将来一飞冲天!”

高欢话语稍顿,眼神扫过一旁悬挂的舆图,旋即收回目光:

“再看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此爻,恰如朕麾下猛将,初露峥嵘,建功立业正当其时。

像彭乐这些人,其性如火,勇冠三军,攻坚摧锐,无坚不克。朕用其锋锐,授其前驱,使其‘见’于战场,如龙行田野,威势初显。然其行止,必在朕瞩目之下,其火之烈,亦需朕以智术导引,使之焚敌而不自伤。”

苏绰目光震动,高欢却并未在意他的反应: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为警醒之爻,乃是要须时时惕厉,明察秋毫的意思。朕观万景,可称得上机变百出,智勇兼备,更兼野心勃勃。他终日所为,便是奋发求进,如履薄冰。朕用其智、其勇、其进取之心,使其惕厉奋发,为朕开疆拓土。然其‘惕厉’,亦需朕时时敲打,示以天威,使其知‘厉’之所在,不敢稍有懈怠逾越。用之,则如利刃在手;驭之,则需乾乾夕惕之心。”

苏绰忍不住问道:

“那九四之爻又当何解?”

高欢嘴角微扬:

“至于九四,‘或跃在渊,进无咎也’。此爻,朕观于窦泰等宿将。他们或已位高权重,或处关键方位,进可跃于九天之上,立不世功勋;退则隐于渊薮之中,亦可独当一面,稳固根基。朕予其临机决断之权,使其能审时度势,或进击如龙腾跃,或固守如龙潜渊,皆能进退有据,保境安民而无咎。此乃大将之才,国之干城。”

高欢的声音陡然拔高,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油然而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爻,方是帝王之位!乾阳至盛,统御八荒。朕即在此位!朕在,则阿惠可安心为‘潜龙’,积蓄力量;万景诸将,则为‘见龙’、为‘君子乾乾’,各安其位,各展其能!天下大势,尽在朕彀中。朕一日高踞此位,便一日能稳控全局,令行禁止,纵有惊涛骇浪,亦不过为朕之江山添几分壮阔波澜罢了!些小风波,何足道哉!”

他转身凝视苏绰,目光如电:

“太子领军的时机还没有到,朕春秋正盛,龙精虎猛,足以镇压四方。此刻驱策‘见龙’‘乾乾’之将,荡平江南,廓清寰宇,正合天时地利。

待海内一统,乾坤抵定,朕自会将这如日中天的‘飞龙’之位,稳稳交予磨砺成熟的阿惠。届时,他德才兼备,威望已成,如日中天,万景等辈,自当心悦诚服,俯首称臣,这才是天道循环!”

说到这里,高欢反而轻叹一声:

“上九,‘亢龙有悔’。我等尽人事,便留一二变数于天命吧。”

语毕,高欢负手而立,苏绰深深吸了口气,只觉得胸中激荡,心中再无半分疑虑:

“陛下以易理喻君臣之分,臣茅塞顿开。”

高欢哈哈一笑:

“论起易理来,朕是半路出家的门外汉,令绰家学渊源,朕只怕是班门弄斧了。”

苏绰汗颜后退一步:

“乾卦六爻,环环相扣。陛下今日对太子的安排,对诸将的任用,皆暗合易理,乃是经世致用之道,岂是臣这等生搬硬套之人可比?”

“令绰,你为人方正,这是你的长处。但为相者,既要明礼法,也要通权变。今日朕与你论易,就是要让你明白:治国用兵,皆要顺势而为。

朕私以为,易经之要就在‘时中’二字。太子当时则现,不当则隐;将领该用则用,该止则止。朕今日所言,令绰要细细体会。”

苏绰肃然长揖:

“臣谨记陛下教诲。”

高欢长叹一声:

“当年侯万景和朕一同出怀朔,破柔然、灭尔朱,可谓赴汤蹈火,屡立大功。其势正如‘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但他若不知止步……这些年,朕也是时时用心引导。”

苏绰心念电转,当即拜服于地:

“陛下今日一番话,臣知之矣!必当竭尽所能,辅弼陛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