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二(2 / 2)
老奶奶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盛开的菊花:“那时候我才十八岁,在附近的中学读书,常来这里买书。有一次,我想买《傲慢与偏见》,可钱不够,你爷爷——哦,就是老周的爸爸,当时的店主,说可以先把书给我,等我有钱了再还。后来,我每次来还书钱,都能遇到一个男生,他也喜欢这本书,我们就常常一起在书店看书、聊天,后来他就成了我的老伴。”
“我爸妈就是这样认识的。”男人补充道,“我妈总说,是拾光书店让他们相遇的,所以一直想来看看,看看书店还在不在,看看当年的书架还在不在。”
林小满带着他们走到后半间的旧书架前,这里的书架还是当年的样子,木质的纹理里刻着岁月的痕迹。“就是这个书架!”老奶奶指着其中一个书架,激动地说,“当年我就是在这里找到《傲慢与偏见》的,你爸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跟我说话。”
男人拿出手机,给老奶奶和书架拍了张照片:“我要把照片洗出来,放在家里,让我妈天天都能看到。”他还在书店买了两本新的《傲慢与偏见》,一本给老奶奶,一本留给自己:“以后我就带着我妈,常来书店看看,听听这里的故事。”
秋天的时候,书店里来了个小姑娘,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拿着一张画,画的是一家小小的书店,门口挂着风铃,上面写着“拾光书店”。“阿姨,这是我画的书店,我可以把它贴在书店里吗?”小姑娘仰着小脸问,眼睛亮晶晶的。
林小满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你想贴在哪里?”
“我想贴在留言本旁边,这样大家都能看到。”小姑娘踮着脚尖,把画贴在留言本旁边,“我妈妈说,她小时候常来这里看书,还写过时光信,我也想跟妈妈一样,在这里留下自己的东西。”她从包里拿出一张小小的便签纸,上面写着:“希望十年后的我,能成为一名画家,画出更多像拾光书店一样温暖的地方。”
林小满看着小姑娘把便签纸贴在画的旁边,心里暖暖的。她忽然觉得,拾光书店就像一棵大树,老周和他的爸爸是树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而她和来这里的客人,就是树上的枝叶,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这棵树更加茂盛。
这年冬天,老周回来了。他比三年前瘦了一些,但精神很好,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小的木盒子。“小满,我回来看看你,看看我们的老伙计。”老周走进书店,看着熟悉的书架、熟悉的天窗,还有柜台上的铁盒子,眼眶有些发红,“没想到,书店还是老样子,真好。”
林小满赶紧给老周倒了杯热茶:“周叔,您走之后,书店里发生了好多事——有来取二十年前信的苏曼,有替爷爷找信的男生,还有来寻找年轻时回忆的老奶奶……我都记在日记里了,您看。”她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里面贴满了照片,有客人的留言,有书店的四季,还有铁盒子里的信封。
老周接过日记,一页页仔细翻看,嘴角一直挂着笑:“真好,真好。我就知道,把书店交给你,准没错。”他打开手里的木盒子,里面是一块打磨得光滑的木牌,上面刻着“拾光书店”四个大字,旁边还刻着一朵小小的向日葵,“这是我这几年没事的时候打磨的,给书店换个新招牌,也希望书店能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阳光,永远温暖。”
林小满接过木牌,指尖触到木质的温度,心里满是感动:“谢谢周叔,我一定把招牌挂好,让所有人都看到。”
那天晚上,老周在书店住了下来。两人坐在天窗下,喝着热茶,聊着书店的过去和未来。老周说,他这几年在儿子家,总想起书店的日子,想起客人的笑脸,想起铁盒子里的时光信。“小满,其实我当年开书店,也是因为一封时光信。”老周忽然说,“我年轻时,在外地打工,很辛苦,有一次路过一家书店,写了封给未来自己的信,约定十年后取。十年后,我去取信,书店还在,信也还在,那一刻我就想,我也要开一家这样的书店,替别人保管回忆,也替自己保管时光。”
林小满看着老周,忽然明白了拾光书店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家卖书的地方,更是一个承载情感的港湾,是人们与时光对话的桥梁,是无数人回忆与期待的归宿。
第二天清晨,林小满和老周一起,把新的木牌挂在了书店门口。阳光透过梧桐叶,落在木牌上,“拾光书店”四个大字泛着温暖的光,旁边的向日葵,仿佛也在阳光里轻轻摇曳。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是苏曼,她手里拿着一本新出版的绘本,笑着朝书店走来:“小满,老周叔,我来送绘本啦!这次的绘本,主角就是拾光书店!”
老周看着苏曼,又看看林小满,再看看门口的木牌,笑着说:“真好,我们的拾光书店,会一直这样,温暖下去。”
林小满抬头看着阳光,看着木牌,看着身边的老周和苏曼,心里忽然充满了力量。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人走进这家书店,写下属于自己的时光信,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而她,会一直在这里,守着一盏灯,守着一个铁盒子,守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期待,直到时光在书页间,沉淀成最温暖的模样。
就像老周说的,拾光书店,会永远向着阳光,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