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一百三(1 / 2)
苏曼走进书店时,怀里的新绘本还带着油墨清香,封面用暖黄色调画着拾光书店的全景——天窗下飘着细碎的阳光,柜台前趴着写信的女孩,书架旁有老人和孩子并肩翻书,连门口那盆多肉都被画得胖乎乎的,叶片上还沾着虚构的露珠。
“这次特意加了四季场景,你看这页冬天的,”苏曼翻开绘本,指着画面里玻璃窗上的冰花,“老周叔当年挂在门口的棉帘子,我凭着记忆画出来了,不知道对不对?”
老周凑过去看,手指轻轻点过棉帘子上绣的小太阳图案,眼睛亮了:“对!就是这个!那是我老伴当年绣的,说书店得有个暖乎乎的记号。”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行李箱里翻出一个布包,打开是块褪色的蓝布,上面果然绣着同款小太阳,“这次回来特意带来的,本想找个地方挂起来,没想到你先画进书里了。”
林小满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布料上磨软的针脚,像摸到了旧时光里的温度。她把布帘挂在柜台和书架之间,风从门口吹进来时,布帘轻轻晃动,小太阳图案在光影里忽明忽暗,倒真有了当年的模样。苏曼趁机举起相机,拍下老周伸手抚过布帘的瞬间,照片里老周的笑纹里盛着光,和绘本里的场景奇妙地重合在一起。
接下来的几天,书店格外热闹。苏曼的新绘本放在门口展示,路过的人翻几页就忍不住买下,有人指着画面里的向日葵花田说:“这画得像我小时候外婆家的田!”也有人盯着写信的女孩出神:“我高中时也在书店写过信,不知道收信人现在怎么样了。”
最有意思的是个穿中学校服的男孩,买下绘本后不肯走,趴在柜台前写了封给三年后的自己的信,字里行间满是对高考的期待:“希望那时候我能考上想去的大学,还能记得今天在拾光书店,看到绘本里的向日葵时,心里的激动。”林小满把信放进铁盒子时,发现里面已经攒了十几封新信,有给未来孩子的,有给多年未见的朋友的,还有人写了给拾光书店的话,说“希望十年后再来,还能看到这个铁盒子”。
这天傍晚,巷口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林小满正整理书架,门外忽然传来轮椅滚动的声音。她抬头一看,是之前来寻找回忆的老奶奶,这次由儿子推着,身边还多了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正是老奶奶当年在书店认识的老伴。
“我们来兑现承诺啦!”老奶奶笑着挥手,手里还捧着一个布包,“上次回去后,我老伴总念叨没见过书店的全貌,这不,身体好点了就赶紧来。”老爷爷虽然话少,却一直盯着书架看,走到当年和老奶奶相遇的那排书架前时,忽然停下脚步,指着最高一层的空位:“当年《傲慢与偏见》就放在这里,你踮着脚够,我帮你拿下来的,记得吗?”
老奶奶愣了愣,随即笑出了眼泪:“记得!你当时还说,‘姑娘,下次够不着就叫我,别摔着’。”林小满赶紧搬来梯子,从最高一层抽出一本新的《傲慢与偏见》,递给老爷爷。老爷爷翻开书,扉页上还没写字,他却像捧着旧书似的,轻轻拂过纸面:“要是当年有这本新的,我肯定先给你买下来。”
苏曼刚好带着相机来书店,撞见这一幕,赶紧按下快门。照片里,老爷爷把书递给老奶奶,两人的手在书页上轻轻相触,夕阳透过天窗落在他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老奶奶后来把这张照片洗了出来,贴在书店的留言本上,旁边写着:“六十年了,书店还在,我们也还在。”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意渐浓,巷口的梧桐叶开始泛黄。老周在书店待了一个多月,每天早上帮林小满开门,整理书架,下午就坐在窗边看苏曼的绘本,偶尔还会给来书店的孩子讲当年的故事。有次一个小女孩问他:“爷爷,为什么书店叫拾光书店呀?”老周想了想,指着天窗说:“因为这里能‘拾’起落在书里的阳光,也能‘拾’起大家忘不掉的时光呀。”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身画了一幅画,上面是一个小房子,屋顶上满是星星,旁边写着“拾光书店”。林小满把画贴在留言本旁边,和之前那个小姑娘的画并排挂着,一高一矮,相映成趣。
这天晚上,老周忽然对林小满和苏曼说:“我想办个‘时光展’,把书店里的老物件都摆出来,还有大家的照片和留言,让来的人都能看看这里的故事。”林小满和苏曼都很赞同,第二天就开始收拾。他们从仓库里翻出老周爸爸当年用的收银台,上面的铜铃还能响;找出苏曼大学时的日记,里面夹着当年在书店拍的旧照片;还有陈建国留下的铁皮哨子,虽然锈了点,吹起来依旧响亮。
“时光展”办起来那天,巷子里挤满了人。陈建国的孙子特意带着爷爷的视频来,视频里陈建国看着屏幕里的书店,激动得直抹眼泪:“没想到书店还这么好,等我再好点,一定亲自去!”之前来写时光信的中学生也来了,还带了几个同学,指着铁盒子说:“这就是我放信的地方,十年后你们一定要陪我来取!”
展览快结束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进来,盯着老周爸爸当年的收银台看了很久,忽然说:“这收银台是我年轻时修过的,当时老周爸爸说,这台收银台要陪书店一辈子。”老周赶紧请他坐下,老人慢慢说起当年的事:“我当年是修家具的,常来书店帮衬,老周爸爸总给我泡热茶,说‘手艺人品好,生意肯定好’。”说着,老人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木盒,里面是当年修收银台时剩下的木料,“我一直留着,今天特意带来,给书店做个纪念。”
林小满接过小木盒,心里暖暖的。她忽然觉得,拾光书店就像一个巨大的时光容器,装着无数人的回忆,也装着无数人的期待。
老周要走的前一天,苏曼把新绘本的签名版送给林小满和老周,扉页上写着:“致拾光书店——永远的阳光与温暖。”老周把自己打磨的木牌交给林小满:“这个你拿着,要是木牌旧了,就跟我说,我再给你做新的。”林小满接过木牌,眼泪差点掉下来:“周叔,您常回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