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廉颇未老(2 / 2)
“谢谢首长指导!”吼声震天,带着发自内心的敬重。
何雨柱回了个礼,对伍千里和何雨焱说道:“都是好苗子,底子打得很扎实。到了那边,稳住心神,记住你们代表的是什么。活着回来,把本事学回来。”
何雨柱在特战大队待了三天才在队员不舍中离开,离开特战旅的路上,伍千里感慨地叹了口气:“柱子,你这身本事,真是宝刀未老啊,好像还进步了,你自己偷偷去练了?”
“练什么练,我现在就打打拳。”
伍千里一副不信的样子,何雨柱失笑道:“要不你退下来,跟我回四九城,就知道我每天都干嘛了。”
“诶,快了,今年年底我就退下来了。”伍千里叹了口气。
“怎么样,要不要来四九城跟我做个伴?”何雨柱道。
“到时候再说吧。”
“那看你自己吧,对了老梅是不是也要退了,你们一起。”何雨柱道。
“等我回头问问他。”伍千里显然兴致不高,要离开待了一辈子的地方,心里能好受才怪。
车子驶出山区,向着机场方向而去。
南国之行,看到了救援力量的延伸,也见证了新一代尖兵的成长,何雨柱觉得,这趟来得值了。
何雨柱回南锣鼓巷没多久,又有人找上门了,小满还小声的抱怨了一下:“你看看你一天天整那么多事,就没闲过。”
“如果什么都不需要我们了,那我更难受。”何雨柱笑道。
来人是宋厂长,进了何雨柱的书房,他甚至没顾上寒暄,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长长叹了口气。
“老何,这次我们麻烦大了。”宋厂长揉着太阳穴,声音沙哑。
何雨柱给他倒了杯浓茶,静待下文。
“两件事,都火烧眉毛。”宋厂长伸出两根手指,“第一,咱们新型号的航发,原定引进的那批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资料,被那边卡住了,借口是最终用户核查,无限期推迟。没有那些东西,咱们的进度至少要拖慢两三年!”
他顿了顿,观察着何雨柱的反应,见对方依旧平静,才继续说下去,语气更加沉重:“第二,歼十的产能,跟不上了。”
“嗯?”何雨柱微微挑眉,“之前不是说生产线调试顺利吗?”
“是顺利,可需求变了!”宋厂长压低声音,“南边、东边,那边的侦察机越来越嚣张,抵近飞行的次数翻着跟头往上涨。部队压力很大,要求加快换装速度,形成区域威慑。可我们现有的生产线,就算三班倒,一年也就那么点产量。上头要求我们必须在明年年中前,把产能再提三成!这怎么可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何雨柱沉吟着,这应该是对面故意的。
“发动机的事,华高科和几家材料所、动力所不是一直在攻关替代方案吗?”何雨柱问。
“是在攻关,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完全替代,尤其是达到原设计指标的稳定性和寿命,还有差距。有些特殊合金、精密铸造工艺,不是一朝一夕能突破的。”宋厂长苦笑,“华高科那边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几个核心实验室为了航电、雷达和你们自己的项目,都快把人当牲口用了。我这次来,就是想跟你商量一下,能不能让黄河重工和精工那边,再划出一部分最精锐的力量,并入或者深度协同到华高科的航发攻关团队里?他们在重型机械加工、特种工艺上有独到之处,现在不是藏着掖着的时候了,必须集中力量,形成拳头!”
何雨柱没有立刻回答。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重工和精工是黄河系制造业的根基,涉及大量民用和部分特殊订单,轻易动不得。
但宋厂长说的问题也要解决,权衡之下何雨柱道:“直接并肯定不行,我让雨鑫和那边负责人跟你对接,成立联合项目组。资源、人员,优先保障。但老宋,丑话说在前面,研发出来的不涉密的,我们必须要有使用权。”
“这个你放心!”宋厂长见何雨柱答应得痛快,精神振作了一些,“那产能的事你看”
“产能?这不是该你们自己解决么?我又不造飞机,再说了你们不是有一批飞机么,改就是了。”何雨柱道。
“不够。”
“那你去找你上级想办法,我又不是你上级。”
“我上级要是有办法,我找你做什么?”
“国内就没有别的体制内的厂子能接单子了?”
“宝鸡倒是有,不过他们设备太落后了。”
“那你什么意思?”
“嘿嘿,设备,我实在想不出别的人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了。”
“别,别,你少给我戴高帽子,我怕被拉出去。”
“你这人我们出钱还不行么,市场价。”
“市场价也不行,买不来。”何雨柱摇头。
“那,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眼看着那边天天在头顶上晃悠,部队的同志眼巴巴等着,我这心里.”宋厂长开始打感情牌。
何雨柱看着宋厂长的神情,不由失笑,他开口道。
“老宋,不是我不帮忙。造飞机和造汽车、造机床是两码事。精工和重工确实有些家底,但你们的飞机生产线,涉及多少特种工艺、专用工装、非标设备?这些不是我们现有的通用设备能解决的。就算我们照着图纸硬做,精度、稳定性达不到要求,生产出来的零件你敢往飞机上装吗?”
宋厂长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无从说起。
他知道何雨柱说的是实情。航空制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何雨柱说着话,其实已经开始查看自己的空间里,他记得当初弄SU33的时候有一批设备,回来后他没有直接拿出来,后来SU33和大船一起交了,设备就留在空间里吃灰了。
“你们差什么设备?”何雨柱问道。
宋厂长立刻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都在这儿了!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到特种焊接工作站,从蒙皮拉伸机到复合材料热压罐.总共二十七大类,五十三台套关键设备。”
何雨柱看着那厚厚一迭文件,脸直接就黑了,“你咋不让我给你搬一个飞机场回来呢?”
“你能搬回来更好,我直接去给你请功。”老宋陪笑道。
“你这个谄媚劲冲着你领导使去,少在我这用。”何雨柱没好气道。
宋厂长收起笑脸,正色道:“老何,我知道你路子广,门道多。有些东西,正规渠道走不通,或许,或许有些非正规的缝隙呢?价钱不是问题,只要东西能进来,砸锅卖铁我们也认!”
“缝隙?”何雨柱哼了一声,“老宋,你当那些人是吃干饭的?这些年盯我们盯得有多紧,你心里没数?为了之前那些东西,我折了多少人手,付出了什么代价,你跟老范应该能猜到一些,但我从来没提过。现在你张口就是几十台禁运设备,你是真不怕我明天就人间蒸发啊?”
宋厂长的表情僵在脸上,要命这个事他是真没想到。
他重重叹了口气,靠回沙发背,仿佛瞬间被抽走了力气。
好一会他才开口道:“我明白了,是我想当然了。这事,唉,确实强人所难。”
他猛地揉了揉脸,声音带着疲惫,“那,那就算了吧,我再想想别的办法,跟上头如实反映困难。”
看着他瞬间苍老了几岁的样子,何雨柱沉默了片刻,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空间里确实躺着几台关键设备,其中包括一台铆合机床和一套特种焊接系统,但这些东西,绝不能轻易拿出来,来源必须合理,也不能让宋厂长觉得来得太容易。
“清单留下。”何雨柱忽然开口,打断了宋厂长的沮丧。
宋厂长猛地抬头,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你先别高兴。”何雨柱抬手止住他,“我话没说完。你这单子上的东西,我不可能全给你弄来,也没人能全弄来。”
他拿起清单,用笔在上面快速勾画了几下,然后递还给宋厂长:“画圈的这几类我或许能想想办法。但你别问来路,也别催时间,有的话,我会通知你。没有么,你就当我没说过。”
宋厂长接过清单,看着上面被圈出来的项目,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虽然只是清单的一小部分,但无一不是卡脖子最厉害的关键设备!他激动得手都有些抖:“老何!这这.”
何雨柱没理会他的激动,继续说道,“剩下这些没圈的,大部分是可以通过技术攻关和现有设备升级改造解决的。就交给联合项目组那边了。如果做出来,那就永久的解决了。”
宋厂长连连点头,像小鸡啄米一样:“好!好!我回去就打报告,尽快把班子搭起来!”
“还有,你别忘了通过联合攻关弄出来的技术成果和衍生出的非核心专利,黄河要有使用权和一定的处置权。不然那我可不会放人。”
“不会,不会!”宋厂长立刻保证,“这是应该的!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我都可以写在合作协议里!”
事情谈妥,宋厂长心头的巨石仿佛被搬开了一大半,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不少。
他又恢复了之前那种笑容:“老何,你看这设备什么时候能”
“等着。”何雨柱没来由的打了个哆嗦,然后干脆利落地打断他,“有消息自然会通知你。现在,拿着你的清单,赶紧回去筹备联合攻关的事。我这边也要安排人手。”
“明白!明白!我这就走,不打扰你了!”宋厂长连忙起身,当他准备收起那份勾画过的清单时,问了一句,这个你用不用备份?
“不用了,我记住了。”
“啊”
送走宋厂长,何雨柱拿起电话,接通了何雨鑫。
“雨鑫,是我。和西飞那边有个联合项目,关于航空制造设备的攻关,你亲自抓一下,人选要精干,保密级别定高一点。具体要求和联系人,稍后我让秘书发给你。”
挂了电话,他又沉思了片刻。
那些设备,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出现,或许可以安排一场意外的收获。
随后,何雨柱想到了津门。
当初通过特殊渠道弄回来的那批废铁和二手设备,五花八门,很多都堆在几个租用的旧仓库里,由李成儒找人看着,多年未动。
里面确实有一些机床和重工设备,虽然大多老旧,但做个幌子,掺点新东西进去,再合适不过。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津门的李成儒。
“成儒,是我。”
“老板,您吩咐。”李成儒的声音很恭敬。
“你准备一下,这几天我过去一趟。咱们在津门港区东边租的那几个老仓库,就是放早年那批杂货的,还记得吧?”
“记得记得!一直按您吩咐封存着,定期有人巡查,没动过。”李成儒心里有些奇怪,老板怎么突然想起那批破铜烂铁了。
“嗯。你提前带几个绝对可靠的老师傅,最好是参与过当年接收、懂点行的人,先去粗略看一眼,重点是里面有没有大型的、像是机床或者特种焊接、铆接之类的东西,别深入,就看看外表,大概记一下。等我到了再说。”
李成儒虽然满腹疑惑,但还是立刻应下:“明白,老板!我明天一早就带人过去。”
“注意保密,别声张。”
“您放心!”
几天后,何雨柱出现在了津门港区那几个偏僻的旧仓库前。
李成儒带着两个五十多岁、穿着工装的老师傅和一群仓库管理员已经在等候。
见到何雨柱,李成儒迎上来低声道:“老板,按您吩咐看过了。里面东西堆得跟山一样,灰都积了老厚。确实有几台大家伙,看着像是机床底座,还有几个大罐子,像是压力容器,具体是干什么的,看不出来,标签都糊了。”
何雨柱点点头,对那两个老师傅说:“张师傅,王师傅,辛苦你们了。一会儿进去,帮我仔细辨认辨认,看看有没有还能用,或者修修能用的家伙事,尤其是跟机械加工、焊接有关的。”
两位老师傅连忙答应。
打开沉重的库门,一股混合着铁锈、灰尘和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仓库内部空间极大,各种形状的金属设备、板条箱、木箱杂乱无章地堆放着,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和蛛网,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高窗射入,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尘柱。
何雨柱看似随意地在巨大的垃圾山间踱步,李成儒和两位老师傅打着手电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辨认着。
“老板,您看这个,”张师傅指着一个被帆布半盖着的庞大底座,“这看样子像是台落地镗床的床身,不过缺件太多了。”
“嗯,你们不用跟我了,我随便走走。”何雨柱不置可否,继续往前走。
其他人不敢跟着,何雨柱走到一个角落,停下脚步,放出数个被他特意处理过跟仓库里面那些东西差不多的大箱子。
“来几个人,把这几个,打开看看。”何雨柱喊道。
李成儒和两位师傅带着人跑了过来,仓库管理员上前撬开箱子。
两位老师傅上前辨认。
王师傅凑近一个铭牌,小心地撕开一角油纸,用手电照着,眯着眼辨认:“这,这好像是.等等,这是台五坐标的铆接机?看这结构,像是用在飞机蒙皮上的?”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另一个老师傅也检查了旁边那台设备,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是特种电子束焊机!这东西,这东西怎么会在这里?”
李成儒也惊呆了,看看设备,又看看一脸平静的何雨柱,脑子里一片混乱。
这批仓库里的东西,当年不是当做废铁和二手杂项低价收来的吗?怎么会有这种级别的设备?
何雨柱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惊讶,随即转为了然,他轻轻拍了拍设备冰冷的壳体,感叹道:“看来当年那帮毛子,为了换酒喝,真是啥都敢往外捣腾啊。这些东西,怕是被他们当成普通旧机器混在里面了。”
他转向目瞪口呆的李成儒和两位老师傅,语气严肃起来:“今天看到的一切,列为集团最高机密,不准对任何人提起。成儒,立刻调集团最可靠的保卫人员过来,二十四小时看守这几个仓库,没有我的亲笔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不得查看、不得搬运。”
“是!老板!”李成儒一个激灵,立刻领命。
“张师傅,王师傅,”何雨柱又看向两位老师傅,“你们是集团的老人,也是技术上的专家。接下来,你们配合成儒,组织一个绝对可靠的专家组,对这些设备进行初步的清理、检查和评估。注意,只评估,不准拆卸,不准深入调试。我需要知道它们大致的完好程度和价值。”
“明白,董事长!”两位老师傅激动又紧张地保证。
安排妥当,何雨柱走出仓库,拿出手机给宋厂长打了个电话,语气平淡。
“老宋,我这边,可能有点意外发现。”
电话那头,宋厂长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什么发现?”
“早些年收的一批旧设备里,好像混进了几台机器,可能跟你清单上画圈的某几样东西有点像。”何雨柱说得轻描淡写。
宋厂长在电话那头几乎要跳起来,声音都变了调:“老何!你,你真找到了?”
“你带人过来看看就知道了,至于价钱么”
“价钱好说,价钱好说!只要东西对,价钱绝对让你满意!我马上带人过来对接!”
“嘟嘟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