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1980:发家从小山村开始 > 第234章 半年后

第234章 半年后(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每天回到家,两人都累得腰酸背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考虑要孩子的事情了。

终于,有一天晚上睡觉前,陆卫民看着同样疲惫不堪的李艺清,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阿清,我觉得咱们晚点要孩子吧。现在咱们俩都这么忙,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而且咱们还年轻,都还不到24岁,以后有的是机会。”

李艺清听了,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她这才刚刚上手合作社的工作,很多事情还在摸索阶段,如果这个时候要孩子,肯定会分心,影响工作。

于是,她也同意了陆卫民的想法。

然而,他们的这个决定对于一直盼着他们家能开枝散叶的陆母而言,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陆母满心期待着家里能多个孙子或孙女。

而现在小儿子夫妻俩要晚点要孩子,在她看来有些不理解,因为这生孩子根本不耽误他们忙事业,孩子生下来给她带就行了。

所以她找到陆卫民夫妻俩,苦口婆心地劝说道:“你们年纪也不小了,该要个孩子了。我身体还好着呢,能帮你们带。你们就安心忙你们的事业,孩子的事交给我。”

陆卫民夫妻俩好一番解释,说现在现在他们这才刚刚起步,实在没有精力照顾孩子,希望陆母能理解。

可陆母还是有点不太愿意,她觉得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早点要孩子对家庭好。

反倒是陆父十分开明,他笑着对陆母说:“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就支持他们吧。他们还年轻,正是打拼事业的时候,等事业稳定了,再要孩子也不迟。”

放假回来的二姐陆卫华听到了这事,也觉得弟弟和弟媳现在的状态非常好,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肯定能有一番成就。

她语重心长地对陆母说道:“妈,阿民和阿清他们现在正是事业上升期,要是因为要孩子而中断了,那就太可惜了。等他们事业有成了,再要孩子也不晚。”

至于大哥和大嫂,在这事上根本就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觉得这是弟弟和弟媳自己的事情,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

小妹陆卫红倒是挺想三哥三嫂要孩子的,她想着要是有个外甥或者外甥女,那该多好玩啊。

只是她现在拿着三哥给的零用钱,拿人手短,也就闭口不谈了。

既然家里人都觉得陆卫民夫妻正是打拼的时候,陆母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只好同意了这个事。

不过,她跟他们夫妻俩约定,两年后不管他们怎么样,都要开始要孩子。

陆卫民想了想,觉得两年后自己的事业应该进入了平稳期,到时候要孩子正合适,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从那以后,陆卫民夫妻俩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而陆卫民意识到自己还有两年的时间够,所以他开始准备了养鸡场82年的扩充计划。

李艺清在合作社的工作也在平稳的进行着,毽子的销量一直借着踢毽子的风潮稳定成长着。

而夫妻俩虽然都很忙碌,但是也彼此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有什么事都会跟对方说,有困难一起努力解决。

…………

时光的车轮匆匆前行,不经意间,便来到了1982年元旦。

这一天,虽然是冬天,但是有阳光,照人身上格外温暖。

而在这个新年的第一天里,安平村生产大队的家禽副产品合作社也迎来了一场重要的会议。

由于合作社的成员众多,整个合作社共有45户人家,几乎占了全村一半的家庭,寻常的会议室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于是,合作社便将会议地点选在了村里的晒场。

此时,晒场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十几排整齐的桌椅摆放其中,虽然看着略显简陋,但也就是应付这次开会而已了。

加入合作社的家庭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晒场,他们穿着整洁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

老人们相互搀扶着,缓缓走来;年轻人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会议内容;家里的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为这个场合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息。

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响起,会议正式开始了。

现在合作社的负责人李艺清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主席台,她身着一件朴素而整洁的蓝色上衣,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经过快一年的历练,她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气质,有点女强人的样子。

当然在主席台上坐着的还有大队的领导,以及陆卫民。

李艺清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各位,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合作社的全体成员大会,主要想和大家说两件事,一是咱们合作社今年的计划,二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分红。”

台下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村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李艺清接着说道:“先来说说咱们合作社今年的计划。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咱们合作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两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销售渠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新的一年,我们要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她拿起手中的文件,详细地介绍起来:“今年,一方面,我们要组织技术培训,生产新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合作社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合作社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地点头。

介绍完合作社今年的计划后,李艺清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接着说道:“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分红问题了。过去一年,咱们合作社的效益不错,经过核算,每户社员都能分到一笔可观的分红。”

听到这个消息,台下顿时沸腾了起来。

大家兴奋地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位年轻的村民激动地说道:“没想到今年能分到这么多钱,这下家里的日子能好过多了。我得好好规划一下,用这笔钱买些新的农具,来年多打些粮食。”

随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开始按照名单依次发放分红。

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走上主席台领取自己的分红。他们接过那一张张崭新的钞票,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这次分工,凭借着下半年踢毽子风潮越演越烈,合作社的毽子销量大爆发,每个家庭都分到差不多200多块钱呢!

分工结束后,会议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了。

村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希望,陆续离开了晒场。

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合作社的发展和未来的生活,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憧憬。

而1982年的元旦,对于合作社的每一位社员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它不仅是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合作社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大家携手共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