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烟火引神(1 / 2)
在很久很久以前,南方有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名叫青螺山。山脚下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叫瓦窑村。村里的人祖祖辈辈靠山吃山,日子过得不算富裕,但也还算安稳。
关于青螺山,村里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传说每到年三十的除夕夜,当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起来,年夜饭的香气飘满村子的时候,如果有人胆子够大,爬上自家的屋顶,不多不少,正好点燃九盏特制的“引神烟火”,就能把住在青螺山深处的山神请下来,赴一场人间宴席。
这山神脾气有点怪,他不喜欢金银财宝,也不爱听人阿谀奉承。他只喜欢看人间的热闹,尝一口热乎乎的家常菜。作为回报,他会满足宴请者一个愿望。但这愿望有个铁律:绝不能有半点贪心。谁要是起了贪念,想索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山神就会冷笑一声,把那个人变成烟火最后的燃料,化作一缕青烟,永远消散在山里。
这个传说传了几百年,村里人都信,但没人敢试。一来,制作那“引神烟火”的方子早就失传了;二来,谁也拿不准自己的心到底有多“贪”,万一说错了话,那可是连魂儿都留不住的。
村里有个地主,姓王,大家都叫他王扒皮。这王扒皮家里良田千顷,金库里的银子都快堆不下了,可他还是觉得不够。他每天晚上都抱着他的算盘,噼里啪啦地算到半夜,算着怎么从佃户身上再多收一斗米,怎么让长工再多干一个时辰。他的心,就像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这年秋天,王扒皮为了扩建他的后花园,硬是要把村西头一块地给占了。那地里埋着几户人家的祖坟,大家伙儿跪在地上求他,他眼皮都不抬一下。这时,村里一个平日里不言不语的老石匠刘伯站了出来,说:“王员外,人不能太绝,给死人留条路,也是给活人留个念想。”
王扒皮最恨有人跟他顶嘴,当场就下令家丁把刘伯打了一顿,还砸了刘伯家的石料。刘伯躺在家里,心里又气又悲,但他是个硬骨头,没掉一滴泪。他年轻时曾跟着一个走南闯北的道士学过几年手艺,知道一些旁门左道的东西。被王扒皮这么一逼,他心里那个尘封已久的念头,又冒了出来。
几天后,刘伯拄着拐杖,敲开了王扒皮家的大门。王扒皮以为他是来求饶的,得意地翘着二郎腿。没想到,刘伯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九个奇形怪状的筒子。
“王员外,”刘伯的声音沙哑但平静,“我知道一个让你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法子,就看你敢不敢试。”
王扒皮一听“富可敌国”四个字,眼睛都亮了,立马坐直了身子。刘伯便把“烟火引神”的传说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当然,他重点强调了山神能“满足任何愿望”,却把那个关于贪心的警告轻描淡写地带了过去。
“这九盏烟火,叫‘九转玲珑心’,配方我这里有。只要你能在除夕夜,备好一桌最丰盛的酒菜,在屋顶上点燃烟火,山神必到。到时候,别说富可敌国,就是当皇帝,也不是没可能。”刘伯说完,把配方纸放在桌上,转身就走,背影里带着一丝说不清的悲凉。
王扒皮拿着那张配方,激动得手都抖了。他立刻请来最好的工匠,用最名贵的硝石、最稀有的药材,没日没夜地赶制。到了除夕这天,九盏精美绝伦的“九转玲珑心”烟火就做好了。
年夜饭,王扒皮没心思吃。他让厨房准备了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盛宴:龙肝凤髓没有,但山珍海味是应有尽有;仙酒琼浆没有,但陈了五十年的女儿红管够。他亲自把一桌菜抬到自家最高的那座阁楼的屋顶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九盏烟火摆好。
子时一到,村子里鞭炮齐鸣,新的一年开始了。王扒皮深吸一口气,用香火依次点燃了那九盏烟火。
“嗖!嗖!嗖!”
九道火光冲天而起,在漆黑的夜空中炸开。这烟火跟普通的不一样,它们炸开后不是散开,而是像有生命一样,在空中盘旋飞舞,最后汇聚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直地射向青螺山的方向。一时间,整个瓦窑村都被这奇异的光芒照亮了,所有人都跑出来看,以为是天上降下了祥瑞。
烟火的光芒中,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起来。屋顶上,王扒皮面前的酒菜忽然飘起一阵白色的浓雾,雾气散去后,一个身影凭空出现。
那是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者,头发花白,面容清瘦,手里拄着一根普通的竹杖,看起来就像个山里的老农。他身上没有半点神仙的威严,但那双眼睛,却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仿佛能看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