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437章 岐仁堂暖脾融冰记——堕胎危症救醒昏迷妇

第437章 岐仁堂暖脾融冰记——堕胎危症救醒昏迷妇(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江南小城的深秋,总带着一股子浸骨的湿寒。岐仁堂的木门吱呀作响,老梧桐叶在窗棂外打着旋儿飘落,落在案头那本翻得卷边的《脾胃论》上。岐大夫正捻着胡须,给刚抓完药的阿婆叮嘱着煎药火候,忽然听得巷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女人的哭喊和男人的喘息。

“岐大夫!岐大夫救命啊!”话音未落,两个汉子抬着一副简易担架撞进门来,担架上躺着个年轻妇人,面色白得像宣纸,双眼紧闭,喉间“呼噜呼噜”的痰声,隔着三尺远都听得真切。旁边跟着个头发凌乱的婆婆,一手抹泪一手拍着担架边缘:“造孽啊!好好的孩子没保住,人也变成这样了!”还有个年轻男人,西装外套沾满尘土,急得满头大汗,抓住岐大夫的手就不肯放:“大夫,您快救救我媳妇!她堕胎后就一直不舒服,自己买了化痰的药吃,结果越吃越糟,刚才突然抽搐起来,汗跟倒水似的,人也昏过去了!”

岐大夫连忙示意把担架放在诊室中央的诊床上,伸手搭上妇人的手腕。指下脉象沉细无力,像冬日里快要冻僵的溪流,轻轻一按就没了踪影。他又掀开妇人的眼睑,眼白泛青,再看她的舌头,胖大得快顶到牙齿,边缘满是深深的齿痕,舌苔白腻得像涂了一层猪油。“张口看看。”岐大夫轻声吩咐,旁边的婆婆连忙掰开儿媳的嘴,一股清稀的痰涎顺着嘴角流下,气味清淡,没有丝毫热臭。

“她这是中风了吧?”婆婆哭着说,“刚才抽搐的时候手脚都歪了,痰堵得喘不上气,我寻思着是不是受了风,正想找西医打祛风的针呢!”年轻男人也附和:“药店老板说她痰多是上火,给推荐了川贝枇杷膏,吃了三天,反而更严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岐大夫松开手,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黄帝内经》,翻到“素问·生气通天论”那一页,指着其中一句对两人说:“你们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你媳妇这病,根本不是中风,也不是上火,是脾阳亏透了,好比地里的土壤冻成了冰,水湿化不开,才积成了痰。”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案台上比划:“女子堕胎,最伤气血。《金匮要略》里说‘妇人产后,虚劳不足’,她这胎没保住,气血就像水库泄洪一样亏空了。脾是后天之本,《脾胃论》讲‘脾为生痰之源’,脾阳就像土壤里的阳气,能把吃进去的水谷化成津液。现在她脾阳没了,水谷化不了,就变成了寒痰,堵在喉咙里;气血不够,脑子得不到滋养,就昏愦不醒;脾主肌肉、统摄津液,脾阳衰微,肌肉失养就抽搐,津液固不住就自汗如浆。”

婆婆似懂非懂:“那药店老板说化痰就行,怎么越化越糟?”

“这就好比往结冰的河面上浇凉水。”岐大夫叹了口气,“她的痰是‘寒痰’,是脾阳不足冻出来的,得用温药融冰,而不是用凉性的化痰药浇冰。川贝枇杷膏性凉,吃下去只会让脾阳更冷,冰结得更厚,痰自然越来越多,最后连筋脉都冻得抽搐了。《金匮要略》早说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就是治痰的根本道理。”

年轻男人急得直跺脚:“岐大夫,那您快给开方子吧!只要能救我媳妇,多少钱我们都出!”

岐大夫摆摆手,走到案台前,拿起毛笔沉思片刻:“她这病,得‘培土融冰’。先把脾阳补起来,土壤暖了,冰自然化,痰也就没了;再补气血,让身体有本钱恢复。《神农本草经》讲‘人参补五脏,安精神’,白术‘健脾益气’,这两味是核心,好比给冻土晒暖阳;当归、熟地养血,就像给土地加腐殖质;肉桂补命门火,炮姜温脾胃,这两味是给土壤通地热,从根上暖起来。”

说话间,毛笔已经在宣纸上落下:十全大补汤加炮姜三钱。人参三钱,白术五钱,茯苓四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白芍三钱,熟地五钱,黄芪五钱,肉桂一钱,炙甘草二钱,炮姜三钱。

“这方子是在十全大补汤的基础上加了炮姜。”岐大夫解释道,“十全大补汤益气养血,正好补她堕胎后的亏虚。《本草纲目》说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比干姜更温和持久,温而不燥,就像慢火煨汤,慢慢融化脾阳的寒冰,不会像猛火那样把冰化成洪水,反而加重痰涎。”

他又叮嘱抓药的徒弟:“人参要用野山参须,力道足又不燥;炮姜得是砂炒过的,外皮焦黑内里焦黄,这样温中效果才好。煎药的时候,先用水浸泡药材半个时辰,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煎一个时辰,倒出药汁,再加水煎第二遍,两次药汁混在一起,分三次温服,早中晚各一次。”

年轻男人连忙记下,婆婆却有些犹豫:“大夫,这么多补药,会不会上火啊?我儿媳妇平时体质就弱,虚不受补可怎么办?”

“放心。”岐大夫笑着说,“她这是‘真寒’,脾阳如冰窖,这些温补药是雪中送炭,不是火上浇油。《难经》说‘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她现在最缺的就是阳气和气血,这方子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正好对症。我给她开的剂量是循序渐进的,前几剂以温阳为主,先融冰,后几剂加重养血,再培土,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当天下午,第一剂药煎好后,妇人被家人用小勺慢慢喂下。刚喝完半个时辰,喉间的痰声就小了些,自汗也渐渐收住了。岐大夫傍晚时分上门复诊,诊脉时发现脉象比之前有力了些,妇人的眼皮轻轻动了动,虽然还没醒,但呼吸平稳了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