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夜微凉爱无边(1 / 2)
从村里的人情世故,再到对未来的期盼,话匣子一旦打开,就像决了堤的河水,滔滔不绝。月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户洒进来的光影,也悄悄挪了位置,落在床脚的地板上,像一块破碎的银箔。
邢成义低头看着怀里的王红梅,她的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像是盛着一汪清泉,里面满是对他的依赖和爱意。他伸手轻轻拂过她的发丝,声音温柔得像晚风:“还记得去年你生日吗?我本来想赶回来的,结果店里临时来了个大客户,要订一大批卤味,石师傅实在忙不过来,我没办法,只能留在店里帮忙。”
提到生日,王红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释然:“记得,那天我还特意做了一桌子菜,等着跟你视频,结果你忙到半夜才回我消息,说店里太忙了,忘了我的生日。”
“对不起,红梅,”邢成义的声音带着愧疚,“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那天从早上忙到半夜,脑子里全是卤味的订单,等忙完了,才想起那天是你的生日,当时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恨不得立刻飞回来陪你。”
王红梅摇摇头,伸手捂住他的嘴,眼里带着笑意:“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后来你给我发了个红包,还跟我道歉,我就不生气了。其实我也没指望你能回来,就是觉得,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好好陪你过一次生日,心里有点遗憾。”
“以后不会了,”邢成义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等咱们回来定居了,你的每个生日,我都陪你过,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给你买你喜欢的礼物,弥补这些年的遗憾。”
“好,我等着。”王红梅笑着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她靠在邢成义的胸口,继续说道,“其实那天虽然你不在,我也过得挺开心的。妈给我煮了鸡蛋,人汐画了一幅画送给我,上面画着我和她,还有你,虽然画得歪歪扭扭的,却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晚上邻居们都来家里热闹,张大爷还特意给我唱了首歌,虽然跑调跑得厉害,却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听着她的话,邢成义心里一阵温暖,村里的邻居虽然朴实,却有着最真挚的情谊,这份情谊,是城里那些钢筋水泥的高楼里,永远得不到的。
“对了,今年村里的小学翻新了,”王红梅忽然想起这事,语气带着几分兴奋,“以前的教学楼都是旧瓦房,下雨天还会漏水,现在换成了崭新的教学楼,教室里还装了空调和多媒体设备,孩子们上课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人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到时候就能在新教室里上课了。”
“真的?那太好了!”邢成义的声音里满是惊喜,“我小时候上学的那个教室,破得不成样子,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桌子椅子都是坏的,写字的时候,桌子晃得厉害。现在孩子们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上学,真是太幸福了。”
“是啊,这都是国家政策好,重视农村教育。”王红梅感慨道,“今年秋天,学校还来了几个年轻的大学生老师,都是师范毕业的,有文化、有活力,把孩子们教得特别好。上次我去学校接人汐,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跟着老师做游戏,笑得特别开心,我心里也跟着高兴。”
邢成义点点头,心里满是欣慰。家乡的变化,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是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这让他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你在BJ,除了工作,平时有没有时间出去玩玩?”王红梅抬头看着他,眼里带着好奇,“我听别人说,BJ有很多名胜古迹,像故宫、长城、天安门,你有没有去过?”
提到这个,邢成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实话,我在BJ待了一年多,除了店里和出租屋,几乎没去过别的地方。每天都忙着干活,累得只想睡觉,根本没心思出去玩。不过去年国庆节,店里不忙,庄哥拉着我去了一趟天安门,看到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那场面,真是太震撼了,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心里特别激动,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自豪。”
“真羡慕你,能亲眼看到升旗仪式。”王红梅的眼里满是向往,“我从小就想去BJ看看,看看天安门,看看故宫,可惜一直没机会。等以后咱们一家人一起去,你带着我和人汐,还有爸妈,好好逛逛BJ,好不好?”
“好!”邢成义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等孩子再大点,爸妈身体也允许,咱们就一起去BJ,我带着你们逛遍BJ的名胜古迹,吃遍BJ的特色小吃,让你们也感受一下首都的风采。”
王红梅笑着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她靠在邢成义的胸口,手指轻轻摩挲着他的后背,声音渐渐变得轻柔:“成义,这一年,虽然咱们聚少离多,日子过得也不算富裕,但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知道,你在外打拼,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和孩子,还有爸妈。只要咱们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再苦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
邢成义收紧胳膊,把她抱得更紧了些,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红梅,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这一年,我在BJ再苦再累,只要想到你和孩子,想到爸妈,就觉得浑身都有劲儿。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更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但是我会努力,努力让你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努力成为你们的依靠。”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王红梅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眼里满是深情,“在我心里,你是最好的丈夫,最好的父亲,也是最好的儿子。你肯吃苦、有担当,对家人有责任心,这就够了。我们不需要大富大贵,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和和美美地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两人就这样对视着,眼里满是对彼此的爱意和信任。月光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屋里静悄悄的,只有彼此的呼吸声和心跳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首温馨的夜曲。
邢成义低头,再次吻上王红梅的唇,这个吻,带着思念,带着愧疚,带着爱意,也带着对未来的期盼。王红梅闭上眼睛,轻轻回应着他,感受着他的爱意和温暖,心里满是满足。
吻渐渐平息,邢成义紧紧抱着王红梅,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轻柔:“红梅,时间不早了,咱们睡吧,明天还要早起,陪爸妈去镇上逛逛。”
王红梅点点头,往他怀里缩了缩,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满是甜蜜:“嗯,睡吧。”
邢成义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像哄孩子一样,动作轻柔而有节奏。他看着身边熟睡的女儿,怀里抱着心爱的妻子,心里格外踏实。这一年的辛苦、委屈、思念,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幸福和温暖。
窗外的晚风依旧吹着,老槐树的枝桠轻轻摇曳,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床前,像一层薄薄的纱。屋里的温度刚刚好,弥漫着家人的气息,温馨而宁静。
邢成义的眼皮渐渐沉重起来,他感受着怀里王红梅均匀的呼吸,听着女儿轻微的鼾声,心里满是安宁。他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坎坷,只要有家人在身边,他就有勇气去面对一切。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他抱着心爱的妻子,身边躺着可爱的女儿,心里装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对未来的期盼,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有BJ的卤味香,有家乡的腊梅香,有家人的笑声,还有一家人热热闹闹、永不分离的幸福时光。
月光依旧温柔,夜色依旧静谧,苏门楼村的这个夜晚,因为一家人的团圆,变得格外温暖而美好。
晨晓乡音,烟火初燃
天刚蒙蒙亮,夜色还未完全褪去,苏门楼村的早晨就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唤醒了。不是城里刺耳的闹铃,而是檐下麻雀的叽叽喳喳,像是一群调皮的小家伙,隔着窗棂,一声声地问候着沉睡的村庄。
邢成义是被鸟叫声吵醒的,眼睛还没睁开,就先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柴火味,混着院子里腊梅的清香,顺着敞开的窗缝飘进来,带着农村早晨独有的清新与踏实。他动了动胳膊,发现王红梅还靠在他怀里睡得正香,长长的睫毛安静地垂着,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想来是昨晚聊得舒心,睡得格外沉。
身边的人汐也没醒,小身子蜷缩着,像只温顺的小猫,小手还紧紧攥着他的衣角,呼吸均匀绵长。邢成义舍不得惊动她们,轻轻挪了挪身子,小心翼翼地抽出胳膊,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晨雾里的露珠。
他披了件外套,悄声下了床,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户。一股清冷的晨风扑面而来,带着泥土的湿润气息,瞬间驱散了残留的睡意。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云层边缘被染上了一层浅浅的橘色,像是被朝阳晕开的颜料。远处的田野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里,朦胧得像一幅水墨画,只能隐约看到白杨树挺拔的轮廓,像水墨画里的留白。
院墙外,已经有了动静。先是隔壁张大爷家的大黄狗,懒洋洋地叫了两声,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接着是几声清脆的鸡啼,“咯咯咯”地划破了晨雾,像是在宣告新一天的开始;不远处的田埂上,传来了锄头碰撞石头的“叮当”声,应该是早起的村民已经下地干活了,脚步声、咳嗽声,混着鸟儿的鸣叫,构成了农村早晨最鲜活的乐章。
邢成义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象,心里一阵踏实。这是他从小熟悉的早晨,没有城里的车水马龙,没有钢筋水泥的冰冷,只有泥土的芬芳、鸟儿的欢唱,还有村民们勤劳的身影,透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烟火气。
他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清晨,天不亮就被鸡叫声吵醒,邢父已经扛着锄头下地了,邢母在厨房里忙活,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红薯粥的香甜。那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贫,却满是烟火气,如今时隔多年,再次感受到这样的早晨,心里涌起一股浓浓的乡愁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