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逆行性遗忘和指尖的星光(2 / 2)
顾锦城看向他,眼神依旧是困惑的,带着审视,没有任何见到老友时应有的波动,没有回应。
周霆钧的心沉了下去,他转向宋墨涵,用眼神无声地询问。宋墨涵轻轻摇了摇头,引他到稍远处,低声道:“周参谋,初步判断是逆行性遗忘。目前对近期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辨识都存在显着障碍。他的记忆出现了断层。”
周霆钧深吸一口气,坚毅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但他迅速控制住了情绪,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他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激动或哀伤,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他拉过一把椅子,在距离病床不远不近、既不会给他压迫感又能让他听清说话的位置坐下,调整了一下坐姿,用一种仿佛是老朋友午后闲谈般的、尽量轻松自然的语气开口:
“不记得我没关系,老周,周霆钧,军校时睡你上铺那个。你小子当年半夜偷吃我藏起来的压缩饼干,后来被我发现,还嘴硬说是老鼠啃的,这事儿你总该有点印象吧?”他试图用这些带着强烈情感色彩和共同经历的往事碎片,作为钩子,去垂钓他沉入深海的记忆。
顾锦城大部分时间只是沉默地听着,眼神依旧是一片空白的海,偶尔,当周霆钧讲到某个特别滑稽、细节生动的片段时,比如顾锦城第一次实战演练因为紧张差点把烟雾弹扔进自己阵营,他的嘴角会极其轻微地、不受控制地牵动一下,仿佛身体的某部分还记得那份窘迫和好笑。但眼神里的迷雾,始终未曾真正散去。
宋墨涵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如同一个敏锐的数据记录仪,不放过顾锦城对各类信息的任何细微反应。她发现,当周霆钧提到某些涉及复杂团队协作、需要高度默契的战术配合往事时,顾锦城放在身侧的手指会无意识地微微弹动,仿佛在模拟某个战术手势;而当周霆钧语气不自觉变得沉重,提到某些已牺牲战友的名字,描述他们最后时刻的壮烈时,顾锦城的呼吸会变得略微急促,胸膛起伏的幅度增大,即便他可能完全不记得那些人的面孔和具体事件,某种更深层的情感烙印,似乎被触动了。
他的肌肉记忆和情感本能,似乎比他的表层叙述性记忆,保存得更为深刻和顽固。
周霆钧待了约莫半小时,见顾锦城眼神中的疲惫越来越重,便适时地停止了交谈。他站起身,对宋墨涵郑重道:“宋医生,辛苦你们了。他的情况,我会详细向指挥部报告。医疗方面有任何需要,或者他想起任何关键信息,无论多晚,随时联系我。”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到病床上那个显得有些陌生的好友身上,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利刃’小队队长的位置,我们会给他留着。队里那帮小子,都等着他们的头儿回来。我相信他,一定能闯过这一关。”
周霆钧的离开,像是一次无声的信任交接。他将唤醒顾锦城深层记忆、连接他过往与现在的责任,部分地、郑重地寄托在了这个封闭而关键的隔离舱内,寄托在了宋墨涵她们身上。
夜晚再次如同墨色绒布般笼罩下来,隔离舱内只留下几盏必需的仪器指示灯和宋墨涵手边那盏柔和的阅读灯散发着微光。
顾锦城在促进神经修复的药物作用下沉沉睡去,呼吸平稳悠长。宋墨涵没有离开,她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就着那圈暖黄色的光晕,仔细翻阅着顾锦城厚厚的病历档案、最新的脑部影像胶片,以及林皓轩和苏婉实时传输过来的脑波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那种诡异的异常信号在顾锦城意识清醒、大脑皮层活跃后,变得极其微弱,几乎完全隐匿在背景噪声中,似乎宿主主观意识的苏醒,对其产生了某种奇异的压制效果。这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记忆的缺失,如同横亘在康复之路上的一座无形大山,依然沉重。
不知过了多久,宋墨涵感到眼眶酸涩,精神上的高度集中带来了深深的疲惫。她轻轻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抬手揉了揉紧绷的眉心。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顾锦城沉睡的脸上。失去了清醒时的迷茫、挣扎和那份因陌生环境而生的警惕,他的睡颜显得意外的安稳,甚至带着一丝难得的平和。坚毅的脸部轮廓在阅读灯投射的阴影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一尊历经战火洗礼的雕塑。
鬼使神差地,她再次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放在身侧、自然微蜷的手。他的手掌宽厚,指节分明,带着常年握枪、训练留下的硬茧,触感粗糙而真实,但温度已经恢复正常,不再有之前那种灼人的滚烫。
就在她的指尖触碰到他掌心的瞬间,睡梦中的顾锦城,仿佛有所感应一般,手指自然地、几乎是本能地微微收拢,将她那几根纤细的手指,松松地、却又不容忽视地圈在了自己温热的掌心。
这个无意识的、近乎依赖般的回应动作,让宋墨涵的心跳骤然停了一拍,随即又失控地加速跳动起来。她没有试图抽回手,而是任由他握着,感受着那份透过皮肤传递过来的、微弱却坚定的力量。
隔离舱内异常安静,只有生命体征监测仪规律而单调的“嘀嗒”声,以及她自己胸腔里那越来越清晰、如同擂鼓般的心跳声。她低头,凝视着两人交握的手,他的肤色是常年风吹日晒的古铜,与她实验室工作形成的白皙形成鲜明对比,粗糙与细腻,力量与柔和,在此刻紧紧相贴。在这极端无菌的环境里,在这生死考验的狭窄间隙,这简单到极致的触碰,却仿佛拥有了千钧重量,超越了简单的医患关系,甚至超越了任何言语所能定义的范畴。
它是一种无声的确认,一种在记忆迷失的黑暗深渊里,依然固执存在的、源于灵魂本能的连接。
他忘记了任务细节,忘记了战友面孔,甚至可能忘记了自己为何身受重伤躺在这里,但在意识的最深处,在剥离了所有表层记忆的混沌之下,他似乎还记得这个声音带来的安抚,记得这个触碰所象征的安全与力量。
宋墨涵抬起头,透过隔离舱厚重的观察窗,望向外面被辐射尘笼罩的、漆黑一片的废土夜空。今夜无月,天地仿佛被墨汁浸透,只有几颗最为倔强的星辰,顽强地穿透了厚重云层,洒下微弱却恒久不变的星光。
她的目光在那星辉照耀下,变得无比柔和,深处却又燃烧着医生特有的、不容动摇的坚定。
记忆可以暂时丢失,如同被尘埃覆盖的路径。但那些共同经历生死瞬间所烙印在灵魂深处的信任与牵绊,那些超越了记忆的本能反应,不会轻易磨灭。他的世界正在经历崩塌后的重建,而她,愿意成为他这片新生的、尚且荒芜的世界里,第一块坚实的基石,第一缕引导他穿越迷雾、找到归航方向的星光。
她轻轻收拢手指,更紧地、带着承诺般的力量,回握住了那只沉睡中却依然给予回应的大手,仿佛在寂静中,许下了一个无需言语的誓言。
无论他的记忆之舟何时能再度扬帆,无论前方的医疗难关还有多少暗礁险滩,她都会在这里,以“宋墨涵”这个完整的身份——不仅仅是他的医生,更是与他命运交织、愿意共同面对未知的同伴——陪伴他,守护他,直到他彻底穿越这片意识的浓雾,重新找回属于“顾锦城”的全部荣光、责任与记忆。
星光无言,静静流淌。指间相抵的温度,却在无声中,诉说着超越一切语言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