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315章 坐标和引力

第315章 坐标和引力(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徐卓远的视线快速扫过内部日程表:“我的研究进度安排显示,下周四下午15:00-18:00有三小时空档。任务优先级可调整。可以接受邀请。”

周屿一拍手:“爽快!那就说定了!”他冲封瑶眨眨眼,带着点促狭,“封同学有空也来听听?看看你家这位在专业领域是多么的‘气场全开’。而且...”他稍微压低声音,但足以让桌边的两人听清,“沈雨晴也会在,她最近对你的‘空间情感映射’理论非常感兴趣,提了不少…嗯,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关于情感如何能被‘量化映射’。”

听到沈雨晴的名字,以及“极具挑战性”这个描述,封瑶心中微微一动。前世,这位才华横溢、对美和情感有着近乎偏执敏锐度的建筑系女生,正是在类似的学术交锋中,对徐卓远这种理性与未知感性交织的特质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最终无果,但确实在某个阶段,成为了他们关系中的一个微妙变量,甚至间接促使了徐卓远一次重要的情感认知突破。这一世,这个节点似乎提前了。

周屿抱着图册心满意足地离开后,图书馆角落恢复了安静,但空气里似乎残留着因他到来而引入的新信息涟漪。

封瑶注意到徐卓远已经重新聚焦于终端,手指快速滑动,屏幕上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复杂的多维动态模型。模型的中心节点是“徐卓远(系统主体)”,延伸出无数带有权重参数的线条,连接着各种外部因素节点——“星轨项目(核心任务)”、“封瑶(高权重外部坐标)”、“沈雨晴的质疑(潜在认知扰动,类型:批判性启发)”、“周屿的邀请(计划外社交变量,评估:正向收益>风险)”...模型旁边实时标注着数据流:【外部扰动与核心系统演进关系模拟图-版本1.2】。

“周屿的邀请,以及其关联的‘沈雨晴的质疑’,在初始计划中属于未预见变量。”徐卓远察觉到她的目光,主动将屏幕侧过来让她看,像是在展示一份重要的实验报告,“但在进行风险评估与收益预测后,判断其可能带来‘跨学科思维碰撞’、‘提升模型泛化能力与鲁棒性’、‘获取新的批判性视角’等潜在正向收益。这符合你之前提到的‘星轨’隐喻——航行并非完全遵循预设路径,适时接纳外部引力扰动,可能引向更优的进化方向。”

他顿了顿,看向封瑶,眼神是纯粹的探究,仿佛在验证一个关键定理:“根据现有行为数据回溯分析,我接受此邀请的决策过程,与你所描述的‘听从内心声音’行为模式,匹配度达到78.3%。这是该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一种表现吗?即,接受计划外的、但经过快速评估后潜在收益未知或为正的选项?”

封瑶看着他那双试图用最理性的逻辑拆解一切、包括感性萌芽的眼睛,心中充满了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怜惜与感动。他正在用他唯一熟悉且信任的方式,笨拙而又无比努力地,一点点调整自己的轨道,向着她所在的、充满不确定但也充满生机的星域驶来。

“是的,阿远。”她肯定地点头,笑容温煦如窗外暖阳,“这就是。你理解得完全正确,而且做得很好。”

徐卓远沉默下来,眼睫微垂,似乎在高速处理这个反馈信息,并以此微调内部那个关于“内心声音”的决策算法。过了片刻,他再次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似乎带上了一丝尝试性的、模拟“期待”的语气:“那么,根据现有数据迭代更新,‘内心声音’决策模块的权重已微幅上调。该模块倾向于…接受更多此类具有潜在正向收益的‘计划外扰动’。”他目光落在封瑶身上,带着一种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专注,“例如,在分享会结束后,共同用餐。地点…可以由你决定。这将有助于收集不同环境下的交互数据。”

这不是一个精确的、带有时间刻度的方案选项A\/b,而是一个充满弹性的、开放的邀请。是徐卓远在他严格规划的、密不透风的星轨图谱上,主动为自己,也为她,预留出的一个可以偏离预设、探索未知的窗口。

封瑶的心像是被温暖的潮水轻轻包裹、托起。她清晰地看到,眼前这个重生后的男孩,正用他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打破前世那层坚硬冰冷的外壳,从那个因敏感自卑而用极致理性与冷漠抗拒整个世界的躯壳中挣脱出来,学着接纳外界的噪音与色彩,也学着,向她靠近,哪怕每一步都伴随着系统内部的未知报警与重新校准。

“好。”她清晰地回答,指尖在他微凉的手背上轻轻收紧,传递着无声的鼓励与肯定,“我很期待。而且我正好知道建筑系附近有一家口碑很不错的私房小馆子,环境安静,他们的糖醋排骨据说…”她突然停住,意识到自己几乎说漏了嘴——那家名为“忆江南”的小馆子,是前世他们关系缓和后,徐卓远在一次重要论文发表后,才特意带她去庆祝的地方,他说那里的糖醋排骨调味算法最接近他记忆中母亲的手艺。

徐卓远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这不到0.5秒的停顿,以及瞬间的语意转折,他的分析程序立刻标记了此处的信息不连续性:“‘据说’?你的信息源可靠性如何?或者…你去过那里?”他的问题直接而纯粹,不带任何怀疑,只是追求数据源的准确性。

封瑶迅速恢复镇定,大脑飞速运转,编织着合理的解释:“是听物理系的林薇师姐推荐的,她男朋友是建筑系的。你知道,这种小道消息,总是传播得很快。”她巧妙地将信息源推给了她确实认识的一位社交广泛的师姐,并补充道,“不过,如果你通过数据分析有更好的选择,我们完全可以去其他地方。”

“不。”徐卓远已经在终端上快速检索那家“忆江南”的信息,屏幕上滚动着用户评价、菜品图片、地理位置和卫生评级,“根据现有平台数据交叉验证,该店综合评分4.8,招牌菜‘糖醋排骨’在同类菜品中好评率排名前5%。地理位置距离建筑系报告厅步行距离小于600米。你的选择,基于当前约束条件,是合理的。”他抬起头,做出决定,“就那里。我会提前17分钟完成报告,预留步行与等位时间。”

看着他如此认真地将一次约会(他可能尚未定义此为约会)纳入精密的时间管理,并开始研究菜单营养成分分析的样子,封瑶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带着甜味的情绪。重生让她拥有了预知未来的优势,像握着一张部分标注了宝藏与陷阱的地图,但也带来了如何平衡“引导”与“干预”的永恒挑战。她既要小心翼翼地引导徐卓远避开前世的那些情感陷阱与命运暗礁,又不能剥夺他自己去探索、去碰撞、去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其中的分寸,需要她用尽全部的智慧与温柔来把握。

窗外,一片边缘已泛黄的梧桐叶挣脱枝头,在秋风中悠然划着螺旋线飘落。徐卓远看着封瑶眼中清晰映出的、自己的小小倒影,在那个倒影里,他似乎不再是那个孤立的、不断进行内部运算的系统,而是与她存在着某种深刻的连接。核心系统中,那个关于“坐标”的定义,正在被源源不断涌入的新数据流刷新,逐渐变得清晰、稳定而坚定。

【系统提示:外部扰动(周屿邀请\/沈雨晴关联)已被成功整合入核心运行框架。“内心声音”启发式决策算法权重微幅上调+2.1%。与核心目标“封瑶”关系稳定性指数持续上升,趋势平稳。未知变量“沈雨晴”关联度标记为“待观察”,已启动背景信息收集进程...】

这一次,徐卓远没有像以往处理类似“干扰信息”一样,直接关闭或屏蔽这条提示。他只是平静地将这条信息与关联数据流归类为“长期观测项”,赋予了它存在的权限。他的主要注意力(或者说,他发现自己无法控制的主要注意力资源分配),更多地停留在了掌心残留的、属于封瑶的温润触感,和那个由她决定的、充满未知变量但也因此充满探索可能的“下一次”共同活动上。

他的救赎与成长之路,不再只是单向的、封闭的数据优化和基于回溯的遗憾弥补,而是开始有了来自外界的、温暖的回应与无形的引力牵引。如同宇宙中的双星系统,既沿着自身固有的轨道运行,也被彼此强大的引力场所影响、塑造,共同谱写着脱离原始剧本的、全新的运行篇章。

而在图书馆另一端的社科文献区,沈雨晴正轻轻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一本《空间情感设计》,封面上扭曲而富有张力的几何图形似乎映照着她此刻翻涌的思绪。她目光若有所思地穿过层层书架,精准地落在窗边那对引人注目的男女身上。作为一个对空间、光影以及其中流动的情感有着天生敏感的建筑师胚子,她对徐卓远提出的“空间情感映射”理论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理论本身的前沿性与颠覆性,更因为她那艺术家般的直觉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个看似由纯粹逻辑和冰冷数据构成的男孩内心深处,蕴藏着某种她尚未理解、但却强烈吸引她的、关于“感受”的、沉睡的火山。她很好奇,那个叫封瑶的女孩,是已经触及了那火山的核心,还是仅仅站在了山脚?这份好奇,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