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叔叔的“天使投资”(2 / 2)
林向洋看得非常仔细,时而停顿思考,时而快速滑动。他偶尔会就某个数据或细节提出疑问,比如“这个技术包的成本估算依据是什么?”“你们如何保证农户愿意为这些服务付费?”“团队初期股权如何设计?”林帆都尽可能依据现有认知和数据,给予了清晰、诚实的回答,对于不确定的,也坦承是下一步需要细化研究的方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帆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答辩。终于,林向洋缓缓抬起头,将平板电脑放在一旁,目光重新聚焦在视频中的侄子身上。
他的脸上没有了最初的和蔼,也没有商人的精明算计,而是一种混合着惊讶、欣赏和深思的复杂表情。
“小帆,”林向洋缓缓开口,“这份计划书,出乎我的意料。”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我原本以为,你会跟我大谈理想,大谈情怀,就像很多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样。但是,你没有。你拿出了一份像模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里面有问题分析,有解决方案,有盈利思考,有团队介绍……虽然还很初步,很多细节需要打磨,风险也不少,但是……”
他的语气加重,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肯定:“框架是清晰的,逻辑是通的,最关键的是,我看到了你们不是在空想,而是在试图用商业的逻辑,去解决一个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这很好,真的很好。”
林向洋身体前倾,目光如炬地看着林帆:“我更高兴的是,看到了你的变化。你不再是那个只有一腔热血、有些迷茫的大学生了。你学会了脚踏实地,学会了用数据和逻辑去支撑你的梦想。这份成熟和务实,比任何天花乱坠的故事都更有说服力。”
林帆屏住呼吸,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这个项目,有商业价值,也有社会价值,值得一试。”林向洋做出了决定,语气果断,“这样,我个人,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你们第一笔启动资金。具体金额,我让财务根据你们的预算和估值初步核算一下再定,但足够支持你们把摊子先支起来,跑上大半年。”
一股巨大的、混合着激动与释然的暖流瞬间涌遍林帆全身,他几乎要跳起来,但还是努力克制住了:“叔叔!谢谢您!太感谢了!”
“别急着谢我。”林向洋摆了摆手,神色变得异常严肃,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林帆心上,“钱,我可以投。但有几句话,你必须给我记牢了。”
“第一,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并实现盈利。你们解决了农户的痛点,为他们提升了效率和收入,这就是创造了价值。但社会企业也是企业,如果不能形成健康的现金流和利润,就无法持续运营,更谈不上扩大规模、帮助更多人。光有情怀,走不远。”
“第二,但是,也不能只盯着赚钱。你们的根在乡村,你们的立身之本是信任和价值。如果唯利是图,损害了农户的利益,或者为了短期利益放弃了社会价值的追求,那你们也做不大,更做不长久。光想赚钱,路会走歪。”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侄子,语重心长:“小帆,把握好这个度。在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商业可持续之间,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这才是对社会企业最大的考验,也是你们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这笔钱,是种子,是燃料,更是责任。你要对它负责,对你的团队负责,更要对那些信任你的农户负责。”
林向洋的这番话,没有丝毫的客套与温情,充满了商场老将的智慧与警示。它像一盆清醒的冷水,浇在了林帆因获得投资而有些发热的头脑上,让他瞬间冷静下来。
“叔叔,我记住了!”林帆郑重地点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您放心,我们一定踏踏实实做事,对得起您的信任,更对得起我们自己的初衷。”
挂断视频,林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手心都是汗。他成功了,为“新赛道计划”赢得了至关重要的第一笔燃料。但叔叔那句“把握好度”的叮嘱,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清楚地意识到,真正的挑战,从拿到钱的这一刻,才刚刚开始。他们必须尽快用行动和结果,来证明这笔“天使投资”的价值。而第一个需要攻克的堡垒,就是让理念落地,赢得第一个愿意付费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