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第一个客户:说服“石头叔”(2 / 2)
他又操控无人机升空,拍摄茶园的俯瞰图,通过多光谱相机,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茶园不同区域的长势差异,有些区域明显颜色发黄,长势偏弱。“您看,这块地方,从上面看得很清楚,长得不如旁边。可能是底下有石头,或者排水不好。我们可以重点处理这里,其他地方就不用浪费肥料和精力了。”
石头叔起初还抱着膀子,一副“我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的表情,但当他看到屏幕上那些清晰直观的图像和数据,与自己平日里观察到的茶园情况竟然大致吻合时,眼神里的怀疑渐渐被好奇取代。他凑近了些,盯着屏幕:“这玩意儿……还真能看出来?”
与此同时,小敏一边拍摄,一边已经开始构思品牌故事。她拉着石头叔,请他讲讲这片茶园的历史,什么时候种的,有什么特别的讲究。石头叔虽然话不多,但在小敏的引导下,也断断续续说起他爷爷那辈就在这里种茶,说起这山泉水泡茶如何甘甜。小敏敏锐地捕捉着这些信息,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三代守山、古法新传”的品牌叙事框架。
林帆则抓住时机,拿出了他准备好的“经济账”。他没有用复杂的表格,而是用石头叔能听懂的大白话:
“石头叔,我们来算笔账。您现在一亩茶园,一年毛收入大概多少?”
石头叔报了个数。
“如果我们这个试验成功了,”林帆指着牛博士的数据和小敏拍摄的画面,“通过精准管理,产量能提高一到两成;通过改善品质,茶叶评级上去,价格能比现在高出至少百分之三十;再加上小敏她们通过讲故事、做品牌,在网上卖,可能还能避开中间商,卖出更好的价钱。这一增一减,一亩地的收入,翻个番都有可能!”
他接着话锋一转:“当然,这需要投入。我们的技术服务,不是免费的,但我们会用最优惠的试点价格。您只需要拿出两亩地,投入一部分钱,就算最后效果不理想,损失也有限,就当尝个鲜。可要是成功了,您后面那几亩地,不就能照着来,赚更多了吗?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划算。”
团队四人,各司其职,配合默契。阿雅负责建立信任和沟通桥梁,牛博士用硬核技术数据打破经验主义的壁垒,小敏用品牌愿景描绘增值空间,林帆则用最实在的经济利益拨动心弦。
石头叔看着眼前这几个年轻人,听着他们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讲述,看着那些自己从未见过的设备和屏幕上直观的数据,再掂量着林帆算的那笔“经济账”,沉默了。他蹲下身,抓起一把茶园里的泥土,在手里捻了又捻,仿佛在掂量这泥土里是否真的蕴含着他们所说的那些“数字”和“希望”。
许久,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目光扫过四人,最终落在阿雅脸上,瓮声瓮气地说:
“你们这些娃娃……说得倒是一套一套的。行吧,我就信你们一回,拿出靠山脚那两亩,给你们折腾折腾。不过咱可说好了,要是把我这茶树给弄坏了,可得赔!”
成了!
虽然只是两亩地的“试验田”,虽然石头叔的语气里还带着将信将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但这却是“新赛道”计划从0到1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意味着他们的理念和方案,第一次被市场(尽管是极其初级的市场)所接受,第一次有机会在真实的土地上接受检验。
团队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期待的笑容。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正式开始。这两亩试验田,将成为他们梦想的第一个孵化器,也必将面临许多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