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秦风骨:王翦传 > 第39章 【楚山凤泣】荆门石语:这山崖会说话!

第39章 【楚山凤泣】荆门石语:这山崖会说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三:石质揭秘,阿房疑云】

李信虽不甘心,却也只能收刀退到一旁。士兵们的情绪愈发低落,窃窃私语着预言的含义,军心已然动摇。王翦知道,若不能尽快查清此事,后果不堪设想。他转身看向石室的岩壁,目光落在岩石的质地的上——这岩石呈青黑色,质地坚硬,表面有细密的纹理,与寻常岩石截然不同。

“蒙武,你看这岩石。”王翦指着石壁,“有没有觉得眼熟?”

蒙武凑近观察,用手摸了摸岩石表面,又敲了敲,脸色渐渐变得古怪:“将军,这岩石……这岩石的质地,竟与阿房宫的石材一模一样!”

深层钩子悄然浮现!

“什么?”李信惊呼出声,也凑上前查看,“阿房宫的石材都是从骊山开采的,质地坚硬,颜色青黑,确实和这岩石一模一样!可荆门距骊山千里之遥,怎么会有相同的石材?”

蒙武点头,语气肯定:“绝不会错!我当年曾参与阿房宫的前期营建,对这种石材再熟悉不过。它不仅坚硬,还能吸收并反射光线,这也是为何碑文会发出青光的原因——阿房宫的某些宫殿墙壁,就是用这种石材建造的,夜晚能发出微弱的光芒。”

王翦的眉头拧成了疙瘩。阿房宫的石材由少府监专属管控,从骊山开采后,经渭水、黄河运输至咸阳,全程有重兵护送,严格登记,绝不可能私自流入荆门,更不可能被刻成禹王碑文藏在峭壁之中。这背后,定然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仔细检查石室,看看有没有其他线索。”王翦下令道。

士兵们立刻分散开来,仔细搜查石室的每一个角落。没过多久,一名士兵在石室角落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块残破的木片,木片已经腐朽,但上面仍能看到模糊的刻痕,像是某种标记。

“将军,你看这个!”士兵将木片递过来。

王翦接过木片,借着火把的光芒仔细查看,发现木片上刻着一个残缺的“项”字,与项氏的族徽标记极为相似。“是项氏!”他心中了然,结合之前的种种线索——项氏勾结楚巫、利用骊山磁石、私藏徐福沉船,如今又出现与阿房宫同源的石材,显然,项氏的势力早已渗透到咸阳,甚至能私自挪用阿房宫的专用石材,背后定有咸阳的内鬼接应。

“这石材绝非自然形成于此。”蒙武蹲下身,查看石室的地面,“你看这石室的墙壁,有明显的开凿痕迹,而且岩石的切面平整,像是被人为搬运至此,再嵌入峭壁之中的。”

王翦点头,心中已有了推测:“项氏联合咸阳内鬼,挪用阿房宫石材,在荆门峭壁开凿石室,刻上禹王碑文和‘秦不过三代’的预言,再利用石室的共鸣效应,制造楚语童谣的诡异现象,目的就是动摇我军军心,阻碍我们东进泗水郡。”

就在这时,石室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冲进石室,脸色发白:“将军!不好了!峡口出现叛军船队,打着项氏的旗号,正向我们逼近!”

【四:叛军来袭,石语破局】

王翦心中一凛,没想到项氏竟来得如此之快。他立刻下令:“全军备战!李信,你率船队迎击叛军,务必拖住他们;蒙武,你带士兵继续搜查石室,看看有没有其他隐藏的线索或机关;我去崖顶查看地形,寻找破敌之策!”

军令下达,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李信率船队冲出峡口,与项氏叛军展开激战,箭矢如雨,鼓声震天;蒙武则带着士兵仔细搜查石室,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王翦则沿着云梯登上崖顶,俯瞰整个峡谷。

崖顶视野开阔,江水如一条银色的带子穿峡而过,项氏的船队约有二十艘,船体小巧灵活,在湍急的江水中穿梭,不断向秦军船队射箭。秦军的楼船虽大,却在狭窄的峡口中难以施展,渐渐落入下风。

王翦的目光扫过崖顶的岩石,突然注意到,崖顶的岩石与石室的石材相同,而且排列整齐,像是人为铺设的。他心中一动,想起蒙武说过这种石材能吸收光线,又能共鸣发声,或许可以利用这一点破敌。

他立刻让人找来几名士兵,带着锤子和凿子,在崖顶的岩石上敲击起来。按照石室碑文的排列规律,有节奏地敲击岩石。随着敲击声响起,奇迹发生了——崖顶的岩石发出共鸣,产生一股巨大的声波,顺着峡谷向下传播,江面上的船只都开始剧烈摇晃,士兵们头晕目眩,连射箭都变得困难。

项氏叛军的船队摇晃得更加厉害,不少士兵被晃倒在甲板上,惊呼连连。李信抓住机会,下令秦军船队发起反攻,火箭如雨般射向叛军船只,很快便点燃了三艘叛军战船,浓烟滚滚,映红了江面。

与此同时,蒙武在石室中也有了新的发现。他在石室的石壁上找到了一个隐蔽的暗格,暗格内藏着一卷帛书,上面用楚篆写着项氏的作战计划:利用荆门峭壁的石语童谣动摇秦军军心,再趁机突袭,夺取秦军的粮草和军械,然后顺江而下,与泗水郡的刘邦汇合,共同对抗秦军。帛书的末尾,还画着一个简单的地图,标注着阿房宫石材的运输路线,起点是骊山,终点是荆门,中途经过的几个据点,都标有“赵”字标记——显然,内鬼与赵高有关。

“将军!找到项氏的作战计划了!”蒙武拿着帛书,登上崖顶递给王翦。

王翦看完帛书,眼神变得愈发锐利。赵高私通项氏,挪用阿房宫石材,意图颠覆大秦,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叛乱,而是一场里应外合的阴谋。“传令下去,加快进攻,务必全歼叛军,不能让他们跑掉一个!”

崖顶的敲击声愈发急促,声波越来越强,项氏叛军的船队彻底失去了控制,有的撞上了崖壁,有的相互碰撞,渐渐溃散。李信率秦军船队乘胜追击,斩杀叛军无数,缴获战船十余艘,俘虏三百余人。

激战过后,江面上恢复了平静,只有燃烧的战船还在冒着浓烟。王翦站在崖顶,望着远处的江面,手中紧握着那卷帛书。“秦不过三代”的碑文仍在耳边回响,阿房宫石材的秘密也浮出水面,赵高与项氏的勾结,刘邦在泗水郡的蛰伏,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蒙武,将帛书收好,立刻派人快马送往咸阳,交由李斯大人彻查赵高及其党羽,查清阿房宫石材失窃的真相。”王翦下令道,“另外,派斥候前往泗水郡,密切监视刘邦的动向,一有异动,即刻回报。”

“是!”蒙武领命而去。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荆门峭壁上,石室的青光渐渐黯淡,楚语童谣也随着江风消散。可王翦知道,这平静只是暂时的。荆门的石语揭开了冰山一角,背后的阴谋远比他想象的更庞大、更凶险。赵高在咸阳的势力,项氏的残余兵力,刘邦的暗中崛起,以及那“秦不过三代”的预言,都像一根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转身看向崖顶的岩石,这些与阿房宫同源的石材,见证了上古禹王的功绩,也承载了颠覆大秦的阴谋。而他,必须带着秦军,一步步揭开所有的秘密,粉碎这些阴谋,守护大秦的江山。

夜色渐浓,秦军船队在峡口休整,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士兵们疲惫却坚定的脸庞。王翦立在甲板上,腰间断水剑的剑穗在风中轻摆,他知道,下一站泗水郡,将是一场更艰难的较量,而荆门的石语,只是这场较量的前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